第58章

“不还是不能杀降?”常遇春皱起眉头,朱元璋既然发话优容俘虏了,要这个善待俘虏的名声,自己以后还能逆着来?

徐达见他不开窍抓着他的领子凑近他的耳边,压低声音道:“战后不杀降,你战时不知道补刀?”

他在常遇春的脑袋上一拍:“现在是张士诚本来就粮多富裕可以养养俘虏。等往后,咱们也划拉不出那么多粮草养着俘虏,你自己想法子和弟兄们说,跟元军打的时候,战场上学着补刀。我听说你的弟兄还有以为砍死了人就走了,结果被装死的砍中了的。这种事以后可别再闹出来了,丢人。”

常遇春眼前一亮,勾着唇笑着揽了徐达的肩膀:“没想到啊,徐将军,你也玩得出阳奉阴违这一套啊。”

“你少来跟我凑近乎,你这就是自己傻。”徐达丢开他的手臂:“况且我可不是阳奉阴违,这事儿我和朱哥早商量过了。你以为杀人军功为什么比俘虏军功高,养俘花的可是咱们自己的粮,回头倒叫自己兄弟饿肚子了。若不是你抓了陈友谅残部五百俘虏当众杀了,嚡住了一众人,朱哥也不会白来念叨你。”

“明白了明白了,那先锋的位置总得给我吧。”

“给你,我带的人没你带的适合先锋。”

常遇春确实是个颇有项羽风采的人,作为先锋可以如一把利刃直插敌军腹地,徐达自认不如。徐达每每战事考虑大局考虑得多,学不来常遇春这种直接带军冲击入敌阵,看上去不要命似的打法。

旁人要是像常遇春这么打,怕是早就没命了,也就常遇春战场上把控能力极强,随机应变的又快,才能屡立奇功从不落败。

“得了,那没别的事儿我可就去和弟兄们交代补刀的事儿了。”

徐达挥挥手让他赶紧走,常遇春便心情颇好地吹着口哨离开了议事军帐。

朱元璋快满二十七生辰的时候,徐达与常遇春终于打到了张士诚的主城高邮。张士诚没有再反抗,领着自己的弟兄们直接出城投降了。

打得这样慢一是因为朱元璋嘱咐不必推战线太快的缘故,另有一个缘故是因着张士诚治下许多百姓为了维护张士诚统治,自发地拿起武器反抗。只是他们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根本难敌朱元璋的精兵。徐达见到这种情况也就让手下士卒尽量留这些手拿农具耕具百姓性命,攻城之后安排他们回去耕种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