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小伙子的脸怎么突然红成这样!?是不是晒中暑了啊!快快快!拿我的蒲扇给他扇扇!有水吗?欸,我这儿有藿香正气液!赶紧给他喂点!这才半山腰,可别倒在这儿了!”
还好裴慈这‘中暑脸’来得快消得也快,在热心老婆婆要掐他人中给他指尖放血前,及时恢复成正常脸色……就是耳朵上的红久久不消。
李婆抹抹额上汗水,松了一大口气:“这小伙子的身体确实不行啊……”
感叹完,她又语重心长地道:“不过来寺庙求医最重要的就是虔诚,该走的路、该爬的山还是要自己一步步爬上去才行,可不能想着借助外力,特别是什么缆车!这雷云寺又不是旅游景点要什么缆车!”
说着,她还特意看了方冲一眼。
方冲:“……”
这老人家记性真好,他山脚随口一句话居然记到了山腰。
“是是是,虔诚!我们特虔诚!绝对虔诚!”方冲随口应了两句后又嘴贱道,“这雷云寺方丈的医术真有那么厉害?不会是念经施咒意念治人吧……”
这话一出,雷云寺虔诚香客李婆婆立马横了方冲一眼,没好气道:“话可不能乱说!心慈方丈可是医科大学高材生!出家前开大诊所的!行医几十年,医术经验都高深着呢!”
现在的和尚都这么硬核的嘛?!
方冲诚恳认错:“是我说错话了,心慈方丈医者仁心医者仁心。”
李婆已经不稀得搭理这个句句重点错的大憨高个了。
休息了一阵后,三人与腿脚格外利索的李婆婆一起继续往山上爬,天公作美,正好有一大片云遮住了热辣辣的太阳,加上石阶两边高大茂密的树木,剩下的路程几人边聊天边走,倒是比前一段要轻松许多。
裴慈脸色虽然有些苍白,但到底保住了面子,没给红药背他上山的机会,对此,有人悄悄松气,有人暗自遗憾。
真实的雷云寺与红药三人的想象相去甚远,要朴素很多,门口既没有红漆鎏金的大立柱,也没有一两米宽的巨大香炉,只有一个上书‘雷云寺’三字的普通匾额,与两扇实木大门,门口巨大榕树下还设了一圈供香客歇凉的长板凳,有小和尚提着热水壶在给那些围坐聊天自带水杯的香客加水,红药细细嗅了嗅,茶壶里是薄荷水。
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寺庙,没有讲究的‘山门’,占地有限甚至没有照壁影壁等缓冲视线的寺庙常规设置,寺门洞开,一眼望去就见一尊三米多高的菩萨塑像正慈眉善目地俯视众生。
李婆婆一月来雷云寺两次,与这里的和尚香客都十分熟悉,在红药三人打量寺门周围环境时,她已经与榕树下聊天的香客、掺茶加水的小和尚打了一圈招呼,回来后她也不着急上香拜佛,而是十分雷厉风行的要带着他们去找方丈。
“你们赶快跟我来,我已经打听清楚了,今天方丈才接待了三个来看病的香客!”李婆婆紧了紧手中装着水果的布口袋,还特意压低了声音,怕惊扰到正在专心礼佛的香客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