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勤劳踏实,品性正直,还长的好看的男人,那个退亲的女人,是眼瞎了吧。
慕伊人再次坐好,“你说说怎么回事?”
秦安乐也没做隐瞒,如实的讲给了慕伊人听,反正这件事,村里都是知道的。
秦明生自小就比较爱读书,成绩也一直很好,也因此,考虑个人问题的时间,也比同村人晚,秦明生长的不错,名声又很好,光是会读书这一条,就甩方圆几个村子的农家汉子几条街了。
秦明生考上大学的时候,已经有二十岁了,这在普遍十七八岁就成家的农村来说,算是大龄了。
因为秦明生是周围几个村子,唯一的大学上,所以,有不少的人家都有意与秦家结亲,但秦明生不愿意,他想继续好好学习,等学有所成之后,再来说个人问题。
于是,秦大富两夫妻就一一拒绝了,他们也清楚,儿子是个有文化的,如果找个大字不识的农家姑娘,估计小两口也处不到一块。
秦大富两夫妻在婚事上,还算比较开明,不会做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事情,还是很尊重孩子们的意见,特别是小儿子。
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够早日成家,开枝散叶,这是自古就有的传统思想,秦大富两夫妻也不例外,只是晚点再结婚,他们也能接受。
第97章 097,退亲缘由
可如果等到老三大学毕业之后再来考虑个人问题的话,那年龄明显就有些大了,就怕对以后说亲有影响。
在普遍早婚的时代里,要是谁在二十五六还没结婚的话,众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认为这个人自身有什么毛病。
如果是个好的,怎么可能会那么大个年纪了,还不结婚呢?
这个年代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因此,黄秋花就想先为自家老三定门亲事,这样外人也就不会说什么了,名声上也要好听一些。
于是,两夫妻就找了一位介绍人帮着张罗合适的女方人选,村里没文化的姑娘不行,但可以找镇上或周围的村庄,总会遇到合适的人选吧。
还别说,还真让他们遇上了一家合适的人选,是镇上的姑娘,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还有两个弟弟。
最让两夫妻感到满意且惊喜的是,这个姑娘竟还是秦明生的高中同学,是介绍人手里家庭条件最好,文化最高的姑娘。
光是冲着姑娘与自家老三是同学的这层关系,秦大富两夫妻就感到非常满意了,有同学关系做基础,这样两人就有共同语言,彼此也能多一丝熟悉。
此时的秦明生,一心在学业上,就想早日学业有成,所以,对于个人问题不太热衷,准备来说,他心里压根就没什么男女方面的想法,似乎在他心里,传宗接代只是他身上的义务之一,是每个男人应该尽有的责任。
到了合适的年龄,就该结婚,这是早晚都会经历的过程,再加上父母的劝说,秦明生又不想自家父母整日忧思他的事情。
对于那位女同学,秦明生接触的并不多,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对方长相清秀,性子文静,想来是个好相处,过日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