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细想,她便看见一个梳着双平髻的小姑娘下了马车,她一张小圆脸上带着笑,腮边有两个浅浅的酒窝,最动人的便是她那双比秦氏还要更胜一筹的眼睛,波光潋滟,似泣非泣,惹人怜爱。

假以时日,必定名动京城。

盼星星盼月亮才盼回来的外孙女,老夫人一时忘了说话,急忙走了过去,也不让人搀扶,抱着外孙女便哭。

江映月早就料想外祖母是这副模样,也没惊讶,拍拍外祖母有些佝偻的背,又抬眼看了一眼齐延,示意他先走。

齐延朝她点点头,骑上马飞驰而去。

江映月目送他走远,才轻柔的把外祖母推开,俏皮道:“外祖母,我这不是来了吗?你哭这一场,倒是平白让旁人笑话。”

“月儿说的是,是我考虑不周了。”老夫人擦擦眼角,捏捏外孙女的脸,触手温软,像一块上好的暖玉。

江映月把外祖母扶上马车,老夫人这才认真的打量了一番外孙女,见她气色尚佳,粉面含春,便放下心来,絮絮叨叨的问了许多话,江映月一一答了。

一路来到景宁侯府,江映月跳下马车,亲手把外祖母搀扶下来,祖孙俩亲密无间,一点都不像是初次见面,相携去了老夫人的住处,万熹堂。

景宁侯府的布置很雅致,白墙黛瓦,瞧着不像京城明朗端正的风格,反倒颇有些江南的韵味,透着一股婉约的味道。

江映月随着外祖母来到万熹堂,左右都不见旁人,不由好奇道:“我的两个舅母和两个表哥都不在府中?”

“管他们作甚,”老夫人拉着外孙女的手,笑道:“今日府中只有咱们祖孙俩,好好叙叙旧情,今晚你好好歇息,明早见他们也不迟。”

江映月也不想这么早就认人,是以也没多问。老夫人倒是不闲着,一直握着她的手,问她读了什么书,会写几个字,母亲怎么样,都是在车上没来得及问的问题,江映月没觉得外祖母啰嗦,一一都答了。

在万熹堂待了一会儿,老夫人亲自带她去了她以后要住的羡月居。羡月居离万熹堂有些远,但是有一条小道可以直通万熹堂,来往十分方便。

外祖母说这是阿娘未出阁时住过的院子,自她出生,这个院子便改了名儿叫羡月居。

秦氏单名一个娴字,娘俩的名字合在一起,可不就是羡月吗?

江映月不由得看得更仔细了,这里的东西都完好无损,还按着阿娘未出阁时的模样摆放,江映月原本还有些紧张,见到这些倒是多了几分亲切。

“你先随意看看,一会儿咱们祖孙俩一块儿用膳,”老夫人把江映月拉到榻上坐下,慈爱的摸摸江映月的脸,“我家月儿长得可真好。”

江映月还没有听过这么直白的夸赞,有些腼腆的笑了,四处打量着屋内的装饰。

老夫人继续说道:“日后我们月儿的夫君让外祖母来挑,保管让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