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先生颇为犹豫,“我只是,不想接受我舅舅的帮助。”
折二姑娘便不说话了。她很少听小沈先生说他之前的事情,他不说,她也不想问,但她大概也能知道,从前的事情对他而言并不算的上美好,少年看似对贫穷坦荡,看似对未来胸有成竹,可他的自尊心却强的很,所以之前对小沈先生是伤口,折二姑娘便不去触碰。
姑娘显然有话要说,小沈先生便连忙道:“晚姐儿,你说吧,我就想听你说说话。”
折二姑娘便犹豫的道:“沈汀,你最落魄的时候,大概是刚来我家隔壁的时候吧?”
小沈先生虽然并不知道事情怎么扯到这上面去了,不过想了想,便点了点头,他那时候,也算的上最落魄了。
折二姑娘便叹气,道:“沈汀,我这么说吧。你那时候没钱,可却并不自卑,你坦荡的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坦荡的接受平妈妈一天三次的送饭,你可能并不明白,真正贫穷的人,是不会像你这般的。”
折二姑娘上辈子虽然没过上吃不起饭的日子,可因为她爸爸总喜欢借钱给别人,借了收不回来,是亲朋好友间有名的大方人,老好人。
折二姑娘便也跟着过了段本来是债主却过的比欠债的更加贫穷的日子。
甚至到了后面,亲戚家小孩来到她房间,看见什么好的玩具和头绳就想拿走,她生气,她爸却说:“不过是一条头绳嘛,不过是一个布娃娃嘛。”
可那也是她私有物最多的时候。
后来她爸的工作没了——为了替人顶锅,折二姑娘的日子便更加难过了,老师说要出去春游,她交不起钱,同学吃肉,她吃馒头。
她从小没有富足的生活,那种自卑,在遇见富有的同学施舍时,是绝对不会坦然自若的,折二姑娘敢保定,要是那时候有人敢给她吃肉,她会觉得对方是在嘲讽她,要是那时候她妈敢给她穿打补丁的衣裳,她就再也不去读书了。
现在想来,当时种种,真是幼稚,可那是留在她心里的伤痕,要不是这辈子被折家的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去抚平,她也是做不到坦然自若的。
这就是以前的她跟沈汀的不同。
沈汀有底气,有过富足的生活,所以他不会去躲避他的贫穷,因为他从心底不认同自己是个贫穷的人。平妈妈曾经说沈汀风光霁月,对钱财看的十分开,可折二姑娘却不认同,她知道小沈先生是个自尊心十分强的人。
见小沈先生还在那里思索,折二姑娘便隐去自己的那段故事,道:“你以为自己好像不介意,但实际上你介意的很。对你来说,接受我家的帮助,是因为你不觉得自己是穷人。可是接受你舅舅的帮助,你就痛苦了,你无非是认为这样一来,你的落魄就全摊开了,很难让人接受。”
可是折二姑娘活了两辈子,虽然智商没增加,却多了些感慨,如果回到之前,有同学给她肉吃,她一定会愉快的吃下去,并说一声谢谢,如果她妈不给她买衣服,她就穿着打补丁的去上学。
毕竟她去学校是读书的,不是展示衣服的。
“若今日是我,在知道黄大人帮助我是因为我背后有人时,我便会利用他这层顾虑和助力为我谋划,这样我要做的事情,就顺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