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进村的设施也进一步完善。茅房也从茅草树枝搭的小屋改成了坚固的石屋。
王大军想着土豆很快就能收了,于是顺手又修了个地窖。
司娓娓跟着王大军下了地窖,手里还提了个充电式照明灯。
“王哥,你这地窖,怎么修得跟个防空洞一样,厉害啊!”
四四方一个屋,墙面地面都抹了平,地窖口还有台阶可下,这修得是相当有水平了。
王大军哈哈一笑,“以前在部队修过呗。”
“王哥,你是要跟我说啥?有啥新情况了?”
如果光是随便村里几个青壮年在新村这边,司娓娓肯定是会提心吊胆的,总怕会出点什么乱子。
但有王大军这样一个专业过硬,头脑也灵光的坐镇着,司娓娓就可以放心的撒手两个多月。
“上个星期,我没事就在这周边四处转转,在离码头三四里的地方碰到一个男的。大概有个三十来岁,看着挺瘦,但不是老高头他们那种的瘦!”
王大军就回忆起他碰见这个人的经过。
在这种荒郊野地,两个陌生人碰头,那肯定不是什么老乡见老乡的感人场面。
王大军本能就觉得这人怕不是个什么善类。
肯定不是像新村里收容的那些老幼,在这乱纷纷的时候,手上估计也沾了点血。
但王大军这人身高块大,相貌堂堂,再加上腰里别着刀,背上背着弩,衣裳上连半个补丁都没有,脚上还登着靴……绝对不好惹!
第81章 准备入籍
既然惹不得,而且在这荒山野外的……那人就堆起笑脸,拱拱手,行个礼,跟王大军攀谈起来。
据他说,他本是开阳县的人,闹灾的时候他逃到了省城,没钱进城,守在城墙下等着施的那点清汤寡水也不是长久之计,就去了附近郊县,找了个门路,给大户人家打短工挣口饭吃。
这一干就是半年,如今不是听说三殿下带兵将五县给整治清净了么。
且三殿下还向朝廷上奏章,请封五县之地,朝廷也准了。
三殿下宅心仁厚,安抚各地归来灾民,颁布了许多休养生息鼓励农桑的条令。
听说返乡灾民都可去衙门领到口粮和种子,也能借贷农具和耕牛。
人离乡贱,能回去谁乐意在他乡当短工呢?
于是他和几个在外流浪的乡亲就结伴还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