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从韩家离开,韩氏的情绪低落,“我身体这么差,本以为会走了兄弟姐妹之前,却不想最先走的会是大哥。”
这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安国公也只能道:“这些日子,你就常过来陪陪大哥。”也算是全了兄妹之情。
初三,傅知行陪晏萩回娘家。初四,他们又带着孩子回老宅给晏太傅、晏老夫人他们拜年。初五,去荣王府给老荣王、老太妃他们拜年。
过年期间,就这么走亲访友,吃吃喝喝地过去了。到了正月初九,虽然过年的气氛还在,但文武百官已按部就班的开始了官场生活,三年一度的考课亦正式开始。
景朝立朝已过百年,考课之事在吸引前朝的经验和教训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备,吏部和都察院的官员对此也都是驾轻就熟。
京兆各部的主要考课内容是依其所掌的事务而制定的,并且以品行和能力作为衡量官吏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考课虽然极其严格,但也还是有余地供官员动作的。即便不能徇私舞弊,也就是给姻亲故旧在合理范围之内谋划谋划,都察院的官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大理寺那边也不会追究。
只是今年不同,今年总领此事的是傅知行,这让不少官员心中打鼓。
------题外话------
变压器上面为什么就不能放遮雨蓬呢?质量问题,还是负荷问题?为什么会起火呢?
第346章 卓儿扫街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一家人坐着吃元宵,老国公突然眼前一亮,“丫丫的大名我想好了,就叫宵宵,傅宵宵,元宵的宵,你们瞧这白圆的元宵多像丫丫的脸。”
精心养了两个多月,生出来只有四斤重的丫丫如今长得白白胖胖,粉粉嫩嫩的,但是说元宵像丫丫的脸,这就有点扯了。
澄阳大长公主咽下嘴里的元宵,“你怕是老糊涂了吧?”
“你不同意这名,也不能骂人啦,好好说。”老国公觉得老妻越发的彪悍了。
“骂你老糊涂都是轻的,丫丫的娘小名就叫潇潇,你还给丫丫取名叫宵宵,你怎么不干脆给丫丫取名叫傅晏萩呢?”澄阳大长公主没好气地道。
安国公、韩氏和晏萩抿唇偷笑,傅知行拿帕子帮次子擦下巴上的糖水,唇角亦微微上扬。
“难怪我觉得这名好听,原来是和孙媳妇儿重名了。”老国公自打圆场。
“你要是真取不出来,就让儿子或者孙子取吧,别折腾了。”澄阳大长公主劝道。
“我现在就回书房翻书,一定给丫丫取个好名字。”老国公才不肯轻易放弃这个权利,一抹嘴,大步走了。
“这个老顽固。”澄阳大长公主笑骂了一句。
元宵节晚上照旧办了花灯会,傅知行带着晏萩和卓儿去灯会玩,越儿这个小睡神,又去睡觉了,没跟父母兄长出门去凑热闹。
晏萩跟儿子吹嘘了一下,当年她扫街的壮举,引得卓儿心生向往,“父亲,儿子想要效仿母亲。”
“我和你母亲不会帮你,你要凭借是一己之力,你可做得到?”傅知行严肃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