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其他人都还好, 只是老杨家却有点难。
今年他们家粮食少, 花费还多了起来, 一家人勒紧腰带做事, 难免会生个大病小病, 尤其是老杨头,今年的身体格外的不好, 总是要吃药。
这秋收又是最累人的时候,谁家都是供着好吃的, 就怕人倒下。
可是老杨家却实在是拿不出什么东西来。
结果秋收才第二天,家里就累倒了好几个,根本没有办法来上工。
秋收因为活多,而且很累。
所以给的工分相对的也很多。
可是老杨家的人直接在干活的第二天就倒下了。
导致一整个秋收下来, 他们都赚到多少工分,相应的还搭进去不少。
要是一直照这样下去, 老杨家年年入不敷出。
家里迟早要乱下去。
就比如二房一家。
孙娟心里就不爽很久了。
秋收的时候, 他家是出力最多的。
杨国瑞,外加一个杨家强。
现在算是老杨家的主力大军。
大方的杨国伟本来就不擅长干活, 这次秋收更是第一天就没干完。
至于杨家祥, 那可是压根就没去上工的人。
天天赖在家里,还嚷嚷着东西不好吃,要吃肉。
孙娟觉得, 这个家真的是没办法在过下去了。
出力的是她二房,凭什么大家一起吃。
之前孙娟没有发动的原因是因为还想着老杨头手里的钱。
那笔杨国耀留下的钱。
为了这个钱,老杨头暗潮波动, 倒是也减少了一些事情。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孙娟算过了。
老杨头这一年住院,喝药用的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是她却没发现什么杨奶奶出去借钱的动作。
那么说明,这笔钱就是杨国耀留下的那笔钱。
钱估计没剩下多少了。
那么他们二房干嘛还留在这里给人家打工。
孙娟真的是越想越气。
“老二家的,去把饭做了。”
杨奶奶从屋子里走出来,吩咐道。
她整个人憔悴了很多,家里吃的不好,事又多,连带着人精神状态都特别的差。
“做饭?拿什么做,家里哪有东西了。”
孙娟本来就生气,说出这话的时候语气更是不好。
“你怎么说话呢,那家里不还是有点玉米碴子吗!”
杨奶奶感觉有点头疼。
“我这还有两个鸡蛋,一会给家祥做上。”
老杨家的伙食直线下降,但是杨家祥却还是首位的。
只是从肉变成了鸡蛋。
“妈,我家家强这几天天天去上工,现在可是秋收啊,有多累您不是不知道,也该给他吃点东西了吧。”
说到这,孙娟有点心酸。
她是真的心疼自家男人和儿子。
家里吃的不好,人都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