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各种口味的青团,青团最初是作为清明节的祭祀小吃,后来逐渐成了春游小点心。用艾草汁拌进糯米粉里做成呈碧绿色面胚,然后摘成小剂子捏成饼,中间包入馅料,捏拢收口后搓成圆团放入刷油的蒸屉中蒸熟。
而青团可以包的馅料可就多了,咸口的由肉松,咸蛋黄,猪肉,牛肉,羊肉等等。甜口的有豆沙,红豆,莲蓉,芝麻,花生,抹茶,香芋等等,可以说是一天一个口味都能吃上大半个月。
想到这里黎秋看着地上的艾叶眼睛都要放光了。别人可能凑不齐那么多做艾叶米果和青团的材料,可是她有啊。她唯一没囤的就是艾叶,现在地里长了那么多她都不缺了。
她打算过几天清明的时候就做艾叶米果包青团,她要吃个饱。
余红英也看到了地里长着的艾叶,她笑了笑:“是艾蒿啊,这个开水焯一下和糯米粉一块儿做成小饼子蒸熟沾上糖挺好吃的,可惜现在糖金贵。”而且现在也不允许祭祀,一般人家也不会做这么奢侈的东西来吃。
她这么一说黎秋又想到艾叶和糯米还可以做成小小的饼子放锅上用糖水煎一下,以前她家保姆就做过这种也非常好吃,甜丝丝的。
黎秋看着地里长着的艾叶:“余知青,队里清明不会做青团吗?”
余红英又“害”了一声:“谁家舍得拿细粮和糖来做?顶多想要吃一口新鲜的就是摘了艾蒿焯了水和粗粮用盐拌一拌一块上锅蒸。”
黎秋听着她的话若有所思的看着沿途地里的艾叶,决定下了工之后就来摘一些,然后请余红英帮忙炒菜。
就为了好吃艾叶米果,她都得找个厨艺好的来炒馅料。
第21章
黎秋跟余红英回到地里的时候特地看了, 她们要拔草的这一片地都没有艾叶难怪她之前没注意到。
回到地里还没休息多久大队长就吹了上工哨, 黎秋也不在意, 之前去洗手的时候她就已经休息够了。黎秋上工就是上工一点都不偷懒, 本来就领先了别人大一截, 这会儿更快了。
大队长和大队书记在不远处看着忍不住直点头:“还以为城里来的娃子干活都不行,没想到小黎知青年纪不大干活却麻利。”刚来不久就能到这个程度说明她是个吃苦耐劳的。
吃苦耐劳的黎秋打了个喷嚏。
“听说这个知青家里条件不错?”大队书记年纪比较大现在去公社去的少, 以往帮黎秋袋包裹的都是大队长和妇女主任,所以他也只是听自己媳妇儿说新来的小黎知青是个香饽饽, 多得是人想要给她保媒, 只是后来知道她有未婚夫了才消停了:“听说她未婚夫是个军●人?”
“是, 就在后山那边,来我们这里快得很。”
大队书记闻言说道:“跟队里那些流子和李桂花她们说一声, 不要随便去招惹那些城里来的小娃娃,特别是那边那个。”他冲着黎秋的位置扫了一眼声音不大却凌厉:“否则出了事儿没人能保她们。”
“知道了, 三叔公。我早就跟她们说了, 您放心吧。”
“就怕她们没经过教训长不了记性。”大队书记想到当年的李桂花闹出来的事儿忍不住叹了口气,背着手慢慢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