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稿子不长,也就三千来字,但是,在首页上,放置了一段视频,是她昨晚在那家人打架的时候拍摄的,而下面的稿子,都是昨晚那两家人相互爆出来的猛料。
为了吸引读者的心理需求,江琳儿把很多东西都写的模棱两可,给人无尽的想象力,而结果也和她想要的一样,在评论区,很多人留言评论,大致分为三派。
一派站在男方那边,认为女的结婚之后,就应该在家里当一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带孩子是她的职责,打麻将就是不道德的,还是古代的女人好。
另外一派则站在了女方那边,认为男人都不靠谱,都是一个鸟样儿,没有一个是好东西的,结婚了,还不去工作,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去网吧玩游戏,完全就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是渣男,这样的男人,谁遇到了谁倒霉。
而最后一派没有站在任何一方,保持中立,他们认为,孩子的意外死亡,是男女双方的责任,他们觉得,在这个时候,应该冷静下来,处理好后面的事情,其他的事情,等孩子的事情处理好之后再说。
最开始的评论,还只是讨论着这对年轻男女的事情,慢慢地,当派别出现之后,很多人都开始深挖背后的故事。
站在男方一边的,就开始去挖女方的黑历史,比如,她谈过几个男朋友,第一次恋爱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和男人上床又是什么时候,学习成绩怎么样等等,只要女人做出了一点点错事,他们都会把这些东西无限的放大,说这就是证明这个女人不道德、没有
责任心,是渣女的证据。
而站在女方一边的人,在看到对方去挖女方的黑历史,他们也开始深挖男方的黑历史,套路都是大致相同的,那些在很多人身上出现过,发生过的事情,都会在这一时间,被无限的放大,放大到恨不得拿起高度放大镜去观看,觉得这个男人就是一个渣男,全世界的男人都是一样。
当这种情况出现之后,他们又开始去挖双方父母、家庭的黑历史,然后,在找到新的证据之后,就开始以此来抨击对方,试图说服对方,证明他们才是对的。
江琳儿是下午一点多发的稿子,现在是晚上十点多,快十一点了,评论区的评论也已经开始变质了。
从最开始讨论这对男女到底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到现在的,升级到男女之间的问题了。
站在男方一边的人,骂女人都是一个样的,拜金、现实、虚伪、白莲花、绿茶婊而站在女方一边的人,骂男人都一个球样子,没有一个好东西,都是渣男、垃圾,他们花心、自私、虚荣、不负责任
至于最开始的中立的第三方,他们的声音已经彻底的被淹没在这场关于渣男还是渣女的问题上了。
在这一刻,各自双方的人都格外的团结,尽管,他们年龄各异,身份悬殊,甚至,都素不相识,可是,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所有人都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多数情况下,键盘侠的网络暴力纯粹是在发泄被引导的激烈情绪,在一起喷人战斗的过程中,相互强化内心的某种确认感。借着批评他人,我们获得自己是正确的确定感,从键盘上获得满足,自认为汲取侠义的精神——这是键盘侠的底层逻辑。将自己融入群体获得的安全和舒适感是廉价的,只要跟着喷就行了;同时它也是昂贵的,因为那时你远离了自由,逼近了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