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锦衣泪 书自清 2196 字 2022-08-30

郭大友则十分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抓住关键问道:“不知赶赴前线谈判的沈惟敬到底有什么进展?看这个样子,朝廷是下了决心要开战了?似乎并不准备议和。”

骆思恭道:“倭寇狼子野心,石部堂看得十分清楚。他在与陛下的进言和反驳朝中议和派的辩论中明确指出,所谓外国羁縻荒远,其成败不关于中国者也。朝鲜事乃同内服,若使倭窟居朝鲜,侵犯辽东,以及山海关,则京师震动。此乃腹心之忧,岂可以常例论之。假高皇帝在,今必赐无疑。陛下十分信服,九月在与朝鲜王的诏书中就表明了支持朝鲜的态度,说道此次派军务令鲸鲵授首,海波晏然。沈惟敬不过是陛下派出去拖延时间的一步棋,这是个投机之人,他自以为看明白了倭寇是想求得勘合贸易的复兴,却根本不顾倭寇更深一层的谋求侵略我大明的狼子野心。我不知他这是真蠢,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个沈惟敬我见过,身材瘦高蓄着长须,眼眸狭长,面相看上去倒是狡猾睿智的模样。但此人没有大目光,缺乏谋略,他就是想捞一票而已,不必过于理会。结果必定是倭寇表面与他达成协议,私下里还要准备战争。”罗洵笑嘻嘻地说道。

“好了,你二人尽快回去做准备罢,后日清晨卯正时分,便装,在安定门外集合。”骆思恭最后说道。

孟旷与郭大友拿着崭新的制服、武器和装备,步伐略显沉重地走出了北镇抚司。时隔三月重见天光,恍如隔世。

孟旷扬起略显苍白的面庞望向天空,十月中旬的京城已入冬季,寒风凌冽,阳光略显微薄,但照在身上仍然十分温暖。北司之外,穗儿、二哥、孟暧和白玉吟在等她,而罗洵则陪着郭大友返回住处。

两拨人临分别时,罗洵似是颇有深意地看着孟旷道:“你和李穗儿是幸运的,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孟旷眸光微颤,心中明晰他是在说班如华。孟旷虽然这些日子在牢中,但每日都能接收到外面的消息,或是穗儿、妹妹、二哥带给她的,或是周进同等锦衣卫同僚带给她的。前段时间穗儿曾告诉她,郡主向罗洵提亲了,想要与班如华结为连理。罗洵没有反对,但也没有赞成。他劝说二人放弃明目张胆成婚的念头,因为这世间带给她二人的压力,非她二人可以承受,她们可以一直相伴,做一对长长久久的鹤伴仙侣,这是出世之法,但“夫妻”之名就莫要再强求了,因为这是入世之繁俗。

最后,郡主选择了妥协,据说是受到了宗室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不得不选择了遵从罗洵的建议。

罗洵说孟旷和李穗儿是幸运的,是因为孟旷女儿身这件事只是小范围之内一部分人知晓的事,若她们离开京城范围,外界是不会知晓她们其实同为女子的。再加之她们没有来自家族和长辈的压力,若想成婚,并无任何困难。唯一曾反对她二人亲事的舅舅赵云安,如今也已默认了这门亲。这一路走来穗儿对孟旷自始至终的不离不弃,他扪心自问无法忽视,他知道,这世上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人可以如穗儿这般了解孟旷,与孟旷互相扶持了。再加上他内疚于赵诚出卖孟旷之事,自知没什么脸面再去反对,便默认了。她二人总归明面上也是“一男一女”,结伴到老也不会遭人非议,没有孩子也还能再去领养一个,到底也算是将终身大事解决了。

又或者,也可以过继孩子给她们,孟旷还有二哥、四妹,他们也都会结亲,有自己的孩子,身后之事,倒也无需太过忧虑了。

至于二哥孟子修与白玉吟的婚事,早在七月孟子修返回家中的第一日,老两口就被孟子修给说服并同意了。孩子们都大了,就让他们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吧,老两口想。

目送郭大友和罗洵一起离去,孟旷返身回到了家人身边,与家人一一拥抱,最后亲吻穗儿,将她搂在了怀中久久不愿撒手。孟旷和穗儿即将赴前线的事,家人们都知道了,此行吉凶未定,却是他们不得不踏出的一步。

“那个魏姓的泼皮,我们委托了罗五爷在查,暂时还没结果。但此事关系到汪道明的下落,应当不会等太久。”回灵济堂的路上,孟子修将最新的情况告知了孟旷。

孟旷点头。

“后日你们就要赴前线了,你们先走,我与玉吟、小暧跟在后面,我们到时再在前线驻地汇合。”

孟旷忧心忡忡:“二哥,如果可以,我真不希望你和二嫂还有小暧跟着我去前线,你的手臂虽然也好的差不多了,但毕竟身子骨弱,那辽东天寒地冻的,你那里受得住?嫂子和小暧身体也不强,我真的怕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