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念放下宣传单,走到小长桌前,认真地打量上面的“商品”。

义卖的都是孩子们的作品,有画着三口之家,天上太阳是绿色的蜡笔画,也有细口玻璃瓶装起来的满满一瓶彩色千纸鹤,仔细看的话,还能发现折千纸鹤的纸是彩色糖纸。

手工制品们一堆一堆的摆放,旁边放着硬纸壳做的价格牌,最低的价位是15元,最高的也只到100元。

在她打量桌上“商品”的时候,那个发传单的年轻女人热情地为她介绍着这些手工的由来:

“这是一个患先天心脏病的孩子在每天太阳最好的时候折的,她觉得这些千纸鹤会吸收阳光,阳光能给买它的人带来好运……”

岑念的目光扫过桌上众多作品,被一张售价100元的蜡笔画吸引了注意,她定定地看着那张色彩鲜艳和谐,充满童真童趣的画,从中感受到了画家作画时轻松愉快的内心。

“画这幅画的也是机构里的孩子吗?”岑念开口。

年轻女人看到她的目光所在,欲言又止。

“不是吗?”岑念问。

“是我们机构的孩子。”回答她的不是年轻女人,而是坐在桌前的中年女人。

她大约三四十岁的样子,不施粉黛,一头浓密的黑发随意绑在脑后,身上穿的也是最简单的纯色t恤和牛仔裤,说话的时候语气平淡,神色也没有多少变化。

她面前摆着两个本子,岑念瞥了一眼,一个是捐赠记录,一个是志愿者报名册,旁边还有几本相册,最上面的那册是摊开的,里面放着彩虹中心的照片以及护工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照。涉及到孩子的照片,孩子的脸全都做了虚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