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

太子笑:“举不避亲,儿臣想举荐吴家三郎来彻查此事。”他给出理由:“吴三郎任职期满,才从江南回来,他对江南盐课的事儿必定了解,二来他是嘉月的夫婿,是儿臣的内地,亦是父皇的女婿,再亲近不过的人,若真查出什么不当来,也不可能把此事外泄,也可全襄王颜面。”

景仁帝要还听不出来他针对裴青临,要往户部塞人的意思来,他这皇帝就算是白当了。

他心下着实有些叹气,为人父的,一碗水当端平,一个儿子出挑,一个儿子平庸些倒也罢了,偏偏平庸的那个还耳根子软,一颗心向着外家,天天算计着怎么从亲爹手里给外家抠好处,景仁帝心里能舒坦才怪了。

凭良心说,他对太子的看重,其实是远胜于裴青临的,裴青临虽然好,但这么些年毕竟不在他身边长大,俗话说生亲不如养亲,他对裴青临的感情是怜爱和补偿的心里。而太子是他的嫡子,自小在他身边长大,受他的教导,他除了太子之外,还有两个庶出皇子,纵然每个孩子他心里都疼爱喜欢,但他对太子的期望值远超其他儿子。

只是太子这般实在太叫他失望了,更何况是在裴青临才献上一张兵力图的情况下,太子这时候来扯后腿,两人对比之下更加惨烈。

景仁帝一颗老心也是拔凉拔凉的,沉下脸直接问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吴家蹿腾的?”

太子怔了下:“父皇何出此言?儿臣也是为了社稷考虑啊。”他被问的有些慌乱,转向顾尚书:“不信您问顾尚书,看看户部的账目是不是真出了岔子。”

太子错就错在,以为顾尚书当了自己的老师就得听自己的指令,他还把整个顾家视为囊中之物。顾尚书何等精明,才不掺和宗室的事儿,当即道:“臣不知,太子没跟臣商量就查了账目,具体的,臣也没来得及核对。”

太子脸色一变,直接把顾尚书怨上了,沉声道:“你——”

“够了!”景仁帝到底不想在顾尚书和裴青临面前给太子没脸,便道:“顾尚书和襄王先退下,朕有话要和太子单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