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燃剂的话,火怎么没往这边烧?”他问。
弯腰揪了两根宽叶的野草,秦队长捏住草茎举起。柔软的野草随风倒伏,顺着草倒的方向,视野中正是那一片被山火肆虐过的焦黑。
“火随风势,风往哪刮火就往哪跑。”秦队长的语气不无庆幸,“还好这附近石头多植被少,不然燃起大规模山火的话,可就是场灾难了。”
罗家楠点点头,又问:“能看出是什么类型的助燃剂么?”
秦队长有十多年的火灾事故处理经验,见多识广,很有把握地说:“能把尸体烧成那样的,怕不得是柴油,或者是航油级别的汽油,那样燃烧温度才能达到一千七八,将尸体完全烧毁。”
罗家楠赶紧在小本本上记下,又让旁边负责安保的民警把杜海威叫过来:“杜科,你让手底下人在附近好好找找,看有没有空的油桶之类的东西,秦队长发现助燃剂的痕迹了。”
杜海威听了立刻转头喊黄智伟,让他把刚才发现的一团不规则物体展示给罗家楠:“我刚还在想这一团烧融化的塑料会是什么,照这么说的话,应该就是油桶了。”
一看那玩意都融成不足拳头大小的残骸了,罗家楠搁心里翻了个白眼。本想说找着油桶说不定能提取到指纹呢,看来是没指望了。杜海威看着也有点郁闷,勘验案发现场,不怕脏和乱就怕火和水,不管是火烧还是水冲,都会把证据消灭的极其彻底。
然而犯罪分子再狡猾,也逃不过现勘人员的火眼金睛。杜海威刚到现场就划定了方圆五公里作为勘验范围,一块块石头翻,一棵棵草扫,每一寸地皮都不能放过。嫌疑人作案前后总归是要上山下山,而且不可能往火里扎,只要沿着未被烧焦的地方搜索,总归是能找到其移动轨迹。
又听见祈铭喊自己,罗家楠跟他们说:“那什么,杜科,秦队,你们先忙着,有发现再说,我先去法医那边盯着。”
走到土坑边,他看祈铭手里的托盘中放着一块鹌鹑蛋大小、黑漆漆、还嵌着个小铁环似的玩意,皱眉问:“这什么?耳环?”
“不确定,是高仁刚筛出来的。”祈铭用指尖试了试那块物体的触感,发现表面质地坚硬,内部略有柔软之感,不由挑起眉梢,“像是一块没完全碳化的人体组织。”
“啊,怪不得我刚一过来就闻见烤肉味呢。”罗家楠说着还一耸鼻子。
祈铭嫌弃的斜了他一眼,将托盘交给夏勇辉拍照记录,又拿起黑漆漆的两枚掌骨:“看骨骺结构像是中指和无名指,但是烧成这样分不清左右手了,通常来说惯用右手的人掌骨会长一些,左手略短,根据身高测算公
式,死者的身高约在一米五八到一米六二之间,上下误差两厘米。”
“死者是一米五六到一米六四的……女性,”罗家楠往小本本上记着,“年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