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亚芳先前迟迟不来。一群老师围着两张没被改过的数学卷,根本就没耐心等下去。一个个心里跟蚂蚁咬似的,急切得不得了。

万老师就充当了回数学老师,问数学组组长要来了答案,对着答案把答题卡给批了。

两个人的数学成绩都稳得很,但万建华到底也不是真的数学老师,有几道大题也不知道该给几分,有些地方也不知道那俩孩子该不该做错。

成绩是大致改出来了,但整套试卷做得怎么样,还得让专业人士来评价。

齐治国给张老师让了位,对她道:“张老师,你来看看,这两份试卷做得怎么样。”

张亚芳到现在,心里还是存疑的。

她坐下,把两份试卷拿起来对比着看。两个人的成绩都很漂亮,她下意识地还是去找抄袭的痕迹。

填空题没什么好看的,张亚芳直接去看了大题。

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张亚芳有些错愕。她愣了一下,又赶紧继续看了下去。看完最后一题,她放下了答题卡,抿着嘴,不说话了。

如果抛除偏见,单看这两份试卷,张亚芳会以为自己在看隔壁火箭班学生的答题卡。

一个是稳打稳的学生,看上去就刷过不少题。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答题步骤也很规范,能做出来的题目,就不会失分,一步一步的,批得神清气爽。

虽然有两道题没做出来,但那两题的确是难。

是竞赛题的难度,方法都巧得很,全年级能真正做出来的,不会超过五个人。

而另一个,就是能做出那两道题的五个人之一。

一点就通的类型,解题思路比一般的学生都要灵活。

可能有一点自负,仗着聪明,答题时有些浮躁。好几道大题目就写了几行,看起来简陋得很,一看就跳了不少步骤。

要认真改起来,步骤分得扣不少。还用了不少大学里才教的方法。

一道二次导数求极点的应用题,偏偏要用拉格朗日做。

答案是不错,高考一分都拿不到。

张亚芳比较严格,虽然觉得惋惜,但还是拿起红笔,把不该得的分给扣掉了。

一份试卷的分数变得平庸起来。张老师拿着两张答题卡,叹了一口气。

看完试卷,她也不会再怀疑那两个人作弊了。

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答题风格,根本不存在谁抄谁的可能。

她现在就是有些欷歔。

一是惋惜陆眠之上课不好好听。

她课上说了多少遍“步骤不能跳,要拿全步骤分”“课上补充的大学方法不能用在大题目里,只能填空题用用”,都没听进去。

二是在想曲一岘平时的学习方法。

之前曲一岘交来的作业,答案标准得跟参考答案一字不差。她当时不满,但现在想想,人家说不定自己做了一遍,又对着答案仿了一遍。

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赏心悦目的解题步骤。

肯定是平时严于律己,记过标准步骤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