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赵秋萍赶忙道:“好好好听你的。”儿媳妇这是变相的要让自己吃鸡蛋,关心自己呢,赵秋萍只有高兴的分。只不过,“你只吃半碗粥了吗?是不是担心米不够?”

白露道:“我饭量比较小呢,吃的不多。”和婆婆说她要减肥?那肯定说不通的,所以说饭量小的借口最好。白露吃了半碗粥、半个鸡蛋白,两小块红薯。

两个萝卜头是跟着白露吃的,咸味的肉沫碎米白菜粥、甜滋滋又软糯糯的红薯块、加上半个鸡蛋,味道怎么那么好呢?其实以前,两个萝卜头也是这样吃的,番薯米粥,加水煮蛋或者蛋羹,但是吃起来就是没有今天的东西好吃。

别说两个萝卜头这样觉得,就是赵秋萍也是这样觉得。

吃好饭,白露问:“妈,家里您一个人上工,分的粮食不够吃的吧?”

赵秋萍道:“是不够吃,我平时跟王翠花买的。”村子里的人私下换点粮食,这个不算投机倒把。再说,也只有彼此知道,还能去宣传?

“她?”白露很意外。这王翠花的风评可不好,是大队里出了名的欺负儿媳妇的人。

赵秋萍道:“我知道你跟她的事情,这王翠花是出了名的爱占便宜不假,但是她就是个窝里横的,而且他们家劳动力多,基本都是满工分的,所以每年分的粮食最多,咱们大队里要说粮食,就是他们家最多了。”这粮食多放着当陈米?还不如卖掉。

白露:“那这价格怎么样?”

赵秋萍:“整粒的大米1毛5一斤,但是这种大米少,咱们分到的是稻谷,脱落出来的大米都有稻壳,碎米的话5分一斤,番薯4分一斤。”虽然队里种大米,但是大米产量太低了,所以还是番薯为主,也因此,分到大家手中的稻谷也少,每户一年也就100来斤。“我以前要照顾孩子,一年到头有一半的日子没上工,就是上工了,干的也是轻松活,工分少,所以咱们家的粮食都是买的。”

白露问:“都是王翠花家买的?”

赵秋萍道:“碎米王翠花家买的,番薯你大伯家买的、玉米你二伯家买的。”

白露的大伯王大路、二伯王大海,是王大桥的亲兄弟,王家是长青大队的大姓,家族人口很旺盛。

早饭后,白露推着赵秋萍,身边跟着两个小萝卜头,去了村委办公室。白露的户口在王大桥家,要迁移到顾家,还要去镇上的派出所登记。

这会儿是上工时间,不少人在登记领取农具,所以白露推着赵秋萍过去的时候,难免有些吸引人。

昨儿他们回来的时候,上工的人都看见,所以赵秋萍中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更深入的,大家就不知道了,今天看到白露推着赵秋萍,有人好奇道:“白露对秋萍可真好。”

“可不是,不知道的还以为白露是秋萍的闺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