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连日奔波,他们唯一的女儿染了风寒,身子日渐虚弱,若是没有药,想来是撑不到开春。

这对夫妻多年不曾有孩子,这个女娃还是五年前自人贩子手里抱养来的,是他们唯一的期望,他们本来是想请求表弟能帮忙医治一下女儿,奈何表弟府中家丁连门都不让他们进,便只好跪在这里,苦苦哀求。

关霖当时听着久违的江南口音,神色有些恍惚,他又看向那被夫人抱着的小孩子,瘦瘦小小得像只小猴子一般,额头上还有块一寸大小的红色梅花状胎记。

他不禁想起,当年被父亲带着从江南来到江州的自己,好像也不过就这么大。

于是他派人将这户人家接到了相府,让他们在相府安居做事,领与其他人一样的月钱,还找来了专门为孩童看诊的郎中医治小女孩。夫妇俩这才知道眼前的年轻人竟是当朝右相,当即感恩戴德,做事也十分勤快利落,很快地和相府的众人仆役打成了一片。

而这对夫妇对江南境遇的形容,则让关霖对范正初一直疑心不减。据范正初所言,江南人民安居乐业,即使这两年遇了大旱,官府开仓放粮,百姓勤恳耕作,日子也照样过得很好,完全是一派官民和谐的蒸蒸日上之景。

但在这一对夫妇口中,江南官员已经数年没有作为,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有人在易子而食,还有流民在聚集人手,想来不久就会爆发动乱。

奈何空口无凭,仅仅是两个流民的话语,并不能作为证据,而二皇子一派又竭力保着范正初,官官相护,所有的证据都在被尽力遮掩。关霖被皇上指去弘文殿的当日,他接到了一封书信,随信封同时寄过来的还有一支刚绽放的梅花。

而信中无字,只在反面盖了一方小小的印章,是一个“祝”字。

这样新鲜的梅花不可能远道而来,而京郊多山,山上常有寒梅,那送花者或许就在山中。

关霖去京郊的山里寻了两次,都未果而回,最终在第三次,他发现了一座山中小屋。屋外篱笆简陋,田圃二三,一道佝偻的身影正在院子里除草,虽然他须发皆白,但关霖还是认出了院中那人——他是当年的大殷左相,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