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迟,魏则时召见宣亲王魏博,大将军苏敏达,兵部侍郎石卿,共商大计。
宣亲王极力反对和秦国公然作对,言道:“嬴任期死在魏国,如今若不安抚秦国情绪,秦国定兴兵前来讨伐,因他出师有名,占了道理,他国定也不肯相帮魏国。”
“再一个,赵国这个月新皇继位,这位新皇与皇上先时有些仇怨,一旦继位,怕要对魏国不利,一矣秦国攻击我国,赵国配合夹击,魏国危矣。”
苏敏达是苏皇后的父亲,于公,要为家国着想,于私,要为女儿铲除对手,也是极力游说魏则时立时赐死贺兰,以安民心。
石卿则是忧虑燕国也会对魏国不利,言道:“皇上,燕使上回写信至燕言明形势,说道皇上想与燕国结盟之事,至今,燕皇未有回信,若此时秦国来袭,燕国变卦不想结盟,魏国处境不妙矣。”
“待朕再想想。”
魏则时脸色变幻,摆手道:“众位爱卿且先退下罢!”
宣亲王是看着魏则时长大的,熟知魏则时性格,心下认定他不会为了一个小小嫔妃,误了家国大事,当下也不再多言,率先告退了。
苏敏达心下另有计较,认为若皇帝不舍得赐死贺兰,那不是还有太后在么?
此事儿捅到太后那儿,贺兰不死也得死,到时自然了局。
石卿素知魏则时英敏决断,此番虽询问他们意见,心下可能早有计策,想了想,也不再苦劝。
待三位大臣一走,郭公公端了药过来服侍魏则时服下。
魏则时眼见杜公公不在跟前,便问道:“安顺呢?
今儿一直不见人。”
郭公公趁机禀道:“一大早的,寿春宫来人,召了杜公公过去问话,听闻太后娘娘得知皇上受寒之事,迁怒杜公公,打了他二十板子,现他屁股开花,度着要休养几日才能过来服侍皇上了。”
魏则时一听,不由皱了眉,半晌道:“你们是从小服侍朕的,若有事儿,只管禀上,莫待被打了再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