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觉和单纯的参与朝政, 与六部官员口舌之辩是完全不一样的。后者居于高堂,看的是权力争锋,于真实的民生更多是纸上谈兵。
可现在不同,或许是身份原因,贺川更融于广大民众看待问题, 所思所行更接地气,看到的不仅有权力, 还有掌下一方天地因为自己而起的变化。
“晚上有时间吗,去我那吃饭?”快下班时,王昌突然说道。
“行,那领导走的时候叫我一下, 我先把这些资料发下去, 明天会议得用到,”贺川顿了顿,很快自然地回道。
作为王昌的机要秘书,贺川的消息比同部门大部分人都来得灵敏, 脑子转了转就有些猜到王昌可能要说什么。
大领导上半年往上进了一步, 而王昌在现在这个位置一干就是四年,有消息传回动一动了。
果然, 饭后王昌主动说起了下个月调任的事。
这一次,王昌将调离帝都,出任闽省省会海市的二把手。
王昌今年四十三岁,处于政治生涯最好的年段。若是贺川没估计错,大领导给王昌安排的路子是先在市、省各磨练上几年,等履历达到了,再往中央上使劲。
这是花国官场上的潜规则,大部分中\央官\员都是走这条路上来的。其实在大夏,也差不多,外放的官员多数比一直留任京里的升职更快,也更高。
王昌主动说起这个事,除了明确告知接下来去处外,更多是想问贺川有什么打算。
这几年两人配合得很好,有贺川协助,他处理事情效率高很多。而且,贺川年纪虽小,但论谋略和政治触觉和他不相上下,是个有事能商讨的对象。从本心来说,王昌希望贺川能和自己一起调过去。
只是,这还得贺川本人来选择。
贺川怎么想的呢?
从仕途出发,跟着王昌无疑是最稳妥的选择。他现在二十五岁,这个年龄在仕途上还只是个幼儿,即便能力再大,也没人会、敢把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他和王昌也是熟悉了,属于铁定的王昌这一派系的人,只要没二心,跟在王昌后面自然是受重用的,且会随着王昌的位置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