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这样一个人在得知王琼姿被封为皇后后,又凑上来,这哪是是什么读书人啊,就是个蝇营狗苟的小人。但他毕竟是俞氏的亲侄儿,俞贺文巧言狡辩几句,洒几滴鳄鱼眼泪,再加上舅舅俞尚志给俞氏写了书信,俞氏轻易就原谅了这个侄儿。

俞氏是继室,王琼姿等人与俞家有血脉关系,故而杜氏以此试探她。王琼姿完全看清了大表哥的嘴脸,不过是想借势而已。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俞氏不可能跟俞尚志断绝兄妹关系,俞尚志不可能跟俞贺文断绝父子关系,也就是说王家还得忍着恶心认了俞家这门亲事。

王琼姿索性道:“哥哥不爱应酬俞家,就让母亲去应酬,反正俞贺文想借我去谋什么好处,我必定不会答应。”

杜氏叹了口气,“妹妹想的浅了些,只说他打着你的名号出去,不知有多少人敬着他让着他,把那好处送上门。”

这还没真正拿到皇后的金册金宝呢,就要出个建昌伯了,王琼姿发狠:“嫂子,你让哥哥注意着,若是俞贺文敢打着我的旗子为非作歹,即使是亲戚,我也不会念一点情分!”

有了她这句话,杜氏放下心来,笑道:“我这就给你哥哥说去。”

杜氏离开了,王琼姿撑着头想事情,葫芦端了一盒子冰湃的果子进屋来,道:“小姐,宫里送了新鲜的果子来,快尝尝!”

王琼姿深深叹气,她哪有什么心情吃东西,刚才在心里盘算了一会儿,从大周的高祖,到如今的李逸,高祖的皇后乃是与其同甘共苦起来的,皇后的娘家在大周建国中也立过大功,之后太宗的皇后尚算节俭,能约束家人,当然其家人也算是有才之士,之后的历代皇后都是出自民间,皇后怎么样不做评论,外戚简直是一代比一代奢靡骄横,到先帝时对建昌伯的荣宠达到顶峰。

以至于在民间,外戚就是骄横跋扈,目无法纪,恶事做尽的同义词。连十一岁的纯儿,也知道皇帝代表的权势以及能带来的好处,王琼姿不得不担心家人。

由俭入奢太容易了,若是有一天,王综、王纯兄弟犯了大罪,她真能狠心把他们丢在诏狱生死不管吗,王琼姿自问做不到,那么就得提前谋划起来,掐断王综与王纯作恶的苗头。

想通这些事后,她有心情吃东西了,揭开盖子,一股凉意迎面扑来,再一打量,盒中竟然是嫩红菱角、鲜紫马蹄、翠绿的莲子,还有白生生的鸡头米。

王琼姿惊喜地拿起一个鸡头米放进嘴巴,鲜甜软糯,是久违的味道,吩咐道:“拿这鸡头米,配上莲子、百合,再放点冰糖,煮个甜汤。”

葫芦笑道:“早就吩咐厨房了。小姐,皇上对您可真有心,这些东西可是南边才有的,鸡头米更是玄武湖的特产,皇上这是慰藉了您的思乡之情。”

王琼姿拿马蹄塞进她的嘴巴,笑道:“他给你什么好处了,让你替他说话,前几日你不是还嫌他烦,再说要不是他,这会儿我们已经回了南京了!”

葫芦满嘴都是马蹄,吃完才说话,“小姐嫁皇上已成定局,改也没法改,咱们总该在皇上身上寻些优点,如此日子才好过下去。”

小丫头这一席话不禁让王琼姿对她另眼相看,道:“小葫芦,我看你倒是个外愚内秀的,不错,继续保持。”

葫芦笑道:“我就当小姐是夸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