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有律法,但也毕竟是人治,人治就要权衡各方面的关系,似乎事情的真真假假已经没人关心,只要最后的结果能让大部分人都满意就行,更何况还有徐敏中给谢斌批阅的题卷为证,虽然这份题卷同会试考题无关。
冯妙青眼里带着些怜悯看着她,“诏狱那边我也去打听过了。你哥哥他们已经上刑了,但两人都没有招供。”
王琼姿忍着悲愤说:“不是他们做的,让他们怎么招供?刑讯逼供,逼出来的能是真相吗?”
冯妙青很想告诉她,牵扯进这种事情,就算是真相水落石出,被牵扯的人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但是看着王琼姿难过的样子,她到底没说,揽着她,安慰道:“没事,没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待王琼姿情绪好一点了,冯妙青道:“上次咱们在八仙楼吃饭,那位仰慕你的公子只怕是出身不凡。”
王琼姿道:“你看出来了?”
“那倒没有,只是他身边那几个护卫看身手像是锦衣卫,锦衣卫是由皇上亲自执掌,这位公子年纪不大,只怕是哪位锦衣卫大官家的衙内。王姐姐,我家与锦衣卫素来无交情,能帮你的有限,你哥哥那边的事情,你得去找这位季公子问问情况。”
即使冯妙青不说,王琼姿也打算去找李逸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事件参考明代唐寅徐经程敏政的鬻题案。古代的律法真黑暗啊。
会考结束,成绩还没出来,给事中就举报程敏政等人鬻题,然后三人就下狱了。主考官是程敏政与李东阳,其实调查时,程敏政批阅的卷子中根本没有这两人,这两人也没有被录取。按理说事情该清楚明白了,但是为了平息舆论,各打五十大板,程出来后悲愤而死(当然很有可能在牢里受罪,年纪大,又是夏天,古代不刑讯逼供是不可能的事情),徐与唐下场也不好,堂堂举人削除仕籍,发充县衙小吏,多大的屈辱!
第38章 (捉虫)
春闱闹出主考官鬻题的风波可不是一件小事, 不但那些落第举子们在嚷嚷,全天下的人都看着。
李逸很重视, 让谢康与李夏审查徐敏中的案子。徐敏中为人正直, 又不迂腐,是李逸看好的未来入阁的人选, 但在这件事上,不管徐敏中是不是无辜的,行事竟然如此不谨慎,在这个关头折进去,李逸不免对徐敏中有些失望。
徐敏中被软禁在家中, 由锦衣卫看守, 涉案的两位举子则被关进诏狱审理。此事的重点在于徐敏中,李逸开始对涉案举子并不在意,当看到审讯的名录时才知道其中一人竟是王小姐的兄长王综。
这由不得他不重视起来, 王综此人在南京时与他相交,品行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古板了些, 满口仕途经济, 还曾经劝告他,少看些诗词歌赋, 多多把精力放到举业上来。
李逸觉得就是不看王小姐的面子,只看他与王综的私交,他也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案子审理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