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太后越发不喜,这位王小姐在她心里就是一个狐媚子的模样,好人家的姑娘怎么会勾得男子对她念念不忘?

母子俩再次不欢而散。李逸没多沮丧,太后的态度在他预料之中,不过他是皇帝,办法总比困难多。至于太后这么就不那么美妙了,母子失和不是她愿意看到的,想了想,她将身边两个十分美貌的宫女送去让司寝女史调教几日,然后再让人给李逸送了过去。

第27章 (捉虫)

王琼姿前十六年一直生活在南京,习惯了南京的气候,对于京城的冬日熬得格外艰辛。南京虽然冷,但那种冷比起京城刺骨的冷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她早早地就裹上了裘衣,才能勉强抵御严寒。

这几日下了雪,不便出门,俞氏与杜氏围着火炉闲聊,王琼姿与弟弟王纯把核桃、栗子丢进火盆,不一会儿就有烤熟的香味飘出来,只是可惜没有红薯,不然在这大冬天围着火盆烤红薯,喷香甜滋滋,想想就要流口水。

王综推门进来给继母请安,身上带进来一股寒气,道:“外面下起了雪,估计要下一夜,明天估计地面都会铺上厚厚的雪。”

王琼姿姐弟两个欢呼,并且约好明天一起堆个大雪人。杜氏则挺着肚子站起来亲自替夫君拍拍衣服上的褶皱,微微皱眉:“这天寒地冻的,把人冻坏了可怎么办,徐大人不能改日再让你过府吗?”

这些日子王综拜访过父亲王佑年以前在京城的世交及同年,这部分人有些在翰林院任职,还有一人甚至做到了礼部侍郎的高官,这人姓徐名敏中,同王佑年的关系极好,拿王综当子弟看待,时常召了王综过府指点他的文章。

王综满不在乎地说:“徐世伯当年可是会试第三名,殿试二甲第五名。他素有学名,许多举子求他一言都不得,我能得他悉心指教已是我的荣幸了,怎么敢叫苦?”

王琼姿忍不住咋舌,这个成绩放在现代来看,那就是全国第五名,是个烦恼着该上清华还是北大的学神级人物。

“徐世伯拿了许多旧年的试题给我看,还出了几个题目考察我,”说道这里王综脸上有些羞赧,“只是我天资并不聪颖,大概不能达到世伯的期许吧,他说我最多能中个同进士。”

“为如夫人洗足,赐同进士出身”,这是人们的戏谑之词,却也看出了同进士的尴尬地位,升迁缓慢,日后基本上没有可能进内阁。王家太爷及王佑年都是正正经经的二甲进士出身,在父辈的光环之下,王综难免显得灰头土脸,很让人生出一种王家子孙不济的想法。

一时之间,气氛有些凝固,俞氏安慰继子,“这考试有几分运道在,或许你能时运来了,那便能高中。不管怎么样,一个举人的身份也足以支撑王家的门面,就是你们父亲还在也不会说什么。”

杜氏也跟着说:“母亲说得对,你不要想太多了,放轻松些。”

王综自嘲道:“更有可能会名落孙山,其实能中同进士我就该庆幸了。”

王琼姿见不得他这样子,道:“大哥,打起精神来呀,忠介公海大人举人出身,一样能做到右佥都御史,就算做不京城高官,大哥日后可在一县之内实施自己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