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姿坐下后,方婶将她的早饭捧过来,两个热腾腾的鸭肉馅的包子,一小条黄焖鱼,外加一碗稻米粥。俞氏年纪大,爱吃甜,摆在她面前的是芋圆米酒汤圆。王纯则对着一大盘子鹅油白糖蒸饺吃的津津有味。
用过早饭,王纯由管家带着去应天书院读书。俞氏见女儿穿一身家常旧衣,以为她操心家中生计,道:“去年风调雨顺,庄子的收成还过得去,该省的省,该用的用,我让裁缝铺的李娘子来一趟,替你裁两身春衫。”
“娘,我不缺衣裳穿,在家里穿旧衣舒服。”
“那也得给你做两身,你毕竟是大姑娘了,从娘的私房出。”俞氏拍板决定下来。
家事都交给了杜氏,母女两人清闲,商量起了新衣裳绣个什么花色,做什么样子。杜氏过来了,给俞氏请过安后,对小姑使了个眼色,才说:“娘,季公子过来拜访。夫君在书房招待他,季公子说想要给娘请个安。”
“那就请他过来吧。”季公子是京中名门显宦之后,再说就是看兵部侍郎崔家的面子,俞氏也得见见他。
季显进来,利落地给俞氏行了一个晚辈礼。他长身玉立,卖相极好,俞氏看这个小辈仪表堂堂、彬彬有礼,心里倒也欢喜,问候了崔侍郎的夫人几句,季显耐心地回话。
王琼姿站在俞氏身边,半垂着眼睛,她的目光落在季显腰间的荷包上,宝蓝色,牡丹花纹样,抿了抿嘴,继续眼观鼻,鼻观心。
季显看不清王姑娘的神色,又不能直接跟俞氏说,我想同您女儿私下说几句话。给俞氏请过安,按理说他该告退,但他不走,夸王家的茶好,一连喝了三杯茶都不说离开。
俞氏早看穿他的心思了,装作累了,让女儿代她送季公子出去。季公子实在比早前来求亲的那几家人好太多,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王琼姿送季显到二门外就不肯走了,“季公子请吧。”
季显拱拱手道:“我有几句话同贤妹说。”
王琼姿看看周围,她顾忌季显这个昏君出什么招,只好依了他,两人在不远处的一座亭子里坐下。
季显拿起腰间的荷包,道:“贤妹的绣艺很好,这个荷包形制独特,我很喜欢。”
独特?这种荷包三山街一带的铺子里到处都是。王琼姿默默地说。
“秃头和尚的话你不要相信,他们算卦解签还没我一句话好使。”季显信誓旦旦地说。
王琼姿故作慌张,“不,报恩寺的签很准,我们南京人合两姓的姻缘,都会让报恩寺的大师算。季公子,我们的事儿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