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姿弯腰摸摸他的鼻子,“可你要上学呀!我给你带了小玩意儿回来,等下让小英送到你屋里。”
王纯偷偷看看母亲,小声嘀咕道:“天天都要上学,好累啊,不想上学。”
王琼姿安慰厌学儿童,低声说:“等清明节你们先生放假,姐姐带你出去玩。”
俞氏咳嗽一声,姐弟两个立刻禁声。
饭菜摆上来,香油拌马兰头、板鸭、火腿虾圆汤,两菜一汤,很简单的家常菜,主食是稻米饭。食不言寝不语,即使是年纪小小的王纯也默不作声地扒饭。
吃完饭,俞氏检查王纯的功课,俞氏出身书香,自小跟着父亲熟读四书五经,教导儿子不在话下,王纯苦着脸背书,俞氏指出几处错误,再给他释义,最后又布置了十张大字的功课让王纯去写。
王纯一张小脸皱成苦瓜,可怜巴巴望着姐姐,王琼姿假装看不见,去了内室做女工。
俞氏让人带着王纯去书房写字,然后来了内室,儿子要支撑门户,所以她对儿子严厉,但女儿不同,女儿家天生命苦,也就在娘家能过几年好日子,嫁了人都是要受苦的,俞氏对女儿完全是温言软语的慈母模样。
她坐在床边看着女儿分线,心里感叹,昔日的奶娃娃怎么长的这么快,转眼就到了要嫁人的年纪。
王琼姿抬头,冲她一笑:“娘!”
俞氏把她揽在怀里,道:“我琼儿是大姑娘了,娘真舍不得你嫁人。”
王琼姿调皮道:“那我就不嫁了,一辈子陪着您。”
“说傻话了,我要安置好你跟你弟弟,才有脸面去见你爹。”
丈夫过世时,继子已成婚,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是琼儿与纯儿小,丈夫临终前还惦记着两个幼小的孩子。俞氏让自己不去想这些伤心的往事,拿出一叠名录,“这是官媒选出来的几个人,有国子监博士彭士德之子,盐商伍家,锦衣卫百户李家。”
一家有女百家求,琼儿大方得体,外貌更是不差,南京城中很多有名望的人家都遣了官媒过来相问。
“咱们家是书香门第,我看彭家就不错;盐商巨富,但规矩礼仪方面差一些;李家是武官,也差一点。至于兵部侍郎崔大人的侄子季公子,看着也不错,但季公子是京城人,嫁了他你以后是要跟着去京城的,离家就远了,再有一个,季公子门第太高,齐大非偶。你自己是什么意思?”俞氏一一为女儿分析。这关系到女儿一辈子的幸福,她很认真地问女儿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