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对。

那些学子议论之时,甚至知晓是李轲娘亲的忌日。

即便学子之间消息传得快,这种私密之事,知道的人也不会有多少。顶多是知晓李轲父母早亡罢了,如何能猜到那日是他娘亲的忌日。

退一步说,即便是真的有亲眼撞见他们在烧纸,为何不猜测是在祭奠他爹爹?

想到这里,梁乐忽然有了些推测。

她抬起头,正准备对李轲说出,就听到对面的少年同样看向她,似是亦有了想法。

“有人认识你。”

“此地有故交。”

他们同时说道。

李轲娘亲去世之事,应当只有原阳县的人才知晓。要么是有人专门寻人打探了消息,要么是书院里有学子曾与他相识,至少是对他有所了解。

而书院与外界不同,若说在李轲入学前便打探他的消息,实在是不大可能,因此只可能是后者——有人认识他。

梁乐将书院的学子名册找出来。这名册人手一份,主要是为了让学子之间能相互认识一下,不至于“见面不相识”。

她将年岁太大的排除——这类学子入学之时,李轲可能都还未开始念书。再排除掉清楚知晓过往经历的学子,如阮卓等。

冯远。

她的目光落在了这个名字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