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乐也只能默默叹气,她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啊。原书里,这阮卓后来也是李轲在朝堂上的一大助力啊!
结果现在只有她与另外几名学子在这儿瞎琢磨。
好在她虽然脑袋空空,但她的同窗们是货真价实考进书院的,尤其还有个博学多才的阮卓,他对这些古籍典故烂熟于心。众人凑在一起,竟也想出了不少法子。
一晃两日过去,明日下午便是梁乐他们与邵睿才等人的辩论了。
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几人用过晚膳便聚在了潘仁房中,把握最后的时间为明日的斗争做准备。
屋子不算太大,但外间仍能坐下他们几人。
李轲虽然并不愿意点拨梁乐,也未提供什么帮助,但仍是参与了每日他们的商讨,此时也跟着她来了这儿,正一言不发地坐在她身旁。
除去他们二人,便还剩阮卓、潘仁与另外两名学子。分别名为张易、赵良。
这两位学子平日里话不太多,梁乐在之前甚至连他们的名姓都不清楚,只是面熟罢了。但二人那日却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向阮卓伸出援手,确实令梁乐对他们刮目相看。这两日相处下来,她亦是发现这些同窗们各有优点,值得相交。
因着一个班的学子所持观念相歧,学子之间也隐隐被分成两派。除去一部分一心向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同窗之外,其余人都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阵营,上课时的气氛自然十分僵硬,互相之间都不愿与对方交流,担心自己这边的言辞被另一方探了去。
没有料到的是,冯远竟然并未参与这次的纷争,反而日日念书,像是一心求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