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页

毕竟李宽能被委以重任,杨氏对他自然也是有考量的。

然而无论是从对其性情的了解上,还是从利益纠葛方面,之前都没有发现,他会有被策反的机会!

实际上李宽自然也不是被利益策反的,否则无论如何都会留有行迹。

楚国是狗大户,不过楚币也好、楚国的金银也好,要流入关中,稍有不慎就会被朝廷发现。

毕竟之前刘协可是宁可不发展,都要在关中禁绝楚币、楚货的!

而且能够流入的部分,也都是北方士族背地里协助,瞒得过朝廷、也瞒不过杨氏。

然而实际上……楚国非但没有给过李宽什么利益,反而李宽因为身家“肥”得很,还暗中资助了启蒙部在关中的一些行动。

这可不是“策反”,而是楚学的“感召”,不仅无从发现,甚至是杨氏所理解不了的。

或许也能够理解?

的确和“士为知己者死”、“舍生取义”差不多……

只是在他们看来,有如此操守的,要么是“士”,要么是被恩义收买的义士……也就是荆轲、专诸之流。

后者很容易被发现,而前者那是高尚之“士”的专属节操。

至于一个铜臭商人、一个个平头百姓,也配有舍生取义的念头?

这个弯儿在他们的脑筋里,暂时还没有转过来,这也是启蒙部最大的便利之一。

“既然只是无名小卒,相信郑侯和陛下,也不会揪着华大人不放,送他们回楚国便是了。”司马懿闻言,嘴上并不在意的样子,不过眼神里却闪动着思索。

而且司马懿说的是郑侯和陛下会同意,不过谁都知道,其实就是他司马懿已经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