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页

……

楚历五年真正的大事,是年末时,终于有一条勉强算“路”的官道,铺到了交州——虽然有些地段,哪怕有水泥、有使用炸药开山,依旧崎岖坎坷,但终于理论上可以从金陵到交州“全程官道”、最窄的地方,也至少可以通行一架马车的官道!

之前虽也有官道,但却断断续续、破旧不堪,甚至有些地段,早就和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这次为期快四年的铺路,将这些官道重新连接、修缮,尤其是用“新技术”加固,一些山道也都改成了隧道,缩短了距离……

在道路落成——也就是与交州边城的一条官道相连的当天,士燮亲自接洽,还以年过七旬的高龄,象征性的亲自拿起铲子,挖了一抔土。

以此来代表交州,十分高兴与楚国相接……

不仅是士燮、以及交州府,楚国开始修路之后,尤其是近两年,交州与楚国之间的民间往来也越来越多。

毕竟交州以“百族”为多,本就不是小农经济,大部分部族都是以采集为主、农耕为辅,另外小部分也是反过来,少有纯粹农耕、自给自足的,比小农经济下的农耕文明,更加勤于“交换”。

而且岭南之地,以玉石、珍珠、珍品木材、牙雕、木雕等等为特产,本来就是适合“交换”的地方,后世这里在种植业上,也是以各种水果、橡胶等经济作物性价比更高……小农经济的话收益不大。

因此在楚国开始修路,尤其是沿途清剿匪患之后,在交州与楚国之间,来自双方的商队,都越来越多……

交州各部族之间,甚至也已经有用“楚币”来交易的情况出现,而且对此士燮并未制止。

此时官道彻底修通之后,许多商人、包括看穿着还是兽皮短衣、骨牙吊坠的百族“商人”,这时都欢欣鼓舞的自发出现在建成仪式上。

不过理论上也只是修到这里为止,毕竟交州内……那就是士燮的地盘,现在士氏还没有正式“归顺”。

怎么可能轻易让楚国进来修路?

而就在道路接驳之处,楚国还建了一个“信号塔”——与远处一座山坳里的信号塔,通过地下线相连,不过……因为山岩树木遮挡,这里根本看不到其他信号塔。

因此一度有人不明白这是做什么用的。

在庆祝完工的仪式后半程,特地赶来主持的楚国民部侍郎魏腾,也邀请士燮入“塔”一叙。

虽然士燮看着这怎么也不像是待客之地的信号塔,心里有些好奇,但还是和魏腾一起入内,半个多时辰后,士燮面无异色,看起来依旧十分和蔼的和魏腾一同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