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页

哪怕是被追究,家中后人被牵连,但不动实刑的情况下,完全有挽回的空间,谁知道原本真降的,会不会哪天想不开就利用职务之便将功折罪?

至于后路完全断了的那些……

基本都是能力、品性有问题的!

不该输的仗都输了,还有什么可说降的?

干饭太多吗?

楚国已经证明了,就算真的干饭太多,也可以在民间推广修炼,用不着去多养个废物!

好歹还能延长人口寿命,甚至……略微增加受孕几率、生育能力。

当然,楚国在军队方面,最在意肯定还是“军民同心”与“服从朝廷”的方面。

恶意扰民、害民是红线就不必多说,对军队临时征用物资等等,也都做出了细致规定,并且规定的目标,不仅限于楚民。

看巴东郡就知道,宛城一师和新野一师,在益州额外征粮的时候,也都是直接拿出了盐、肉干等等做交易的,对大族的储粮征用,暂时还不上也都打了欠条。

哪怕是在亶州,总督府和语言不通的野人,也都徙木立信……

毕竟楚国军饷落实、对基层战将的家属,也都格外优待,不需要像其他诸侯那样,将“合法劫掠”、“潜规则劫掠”,作为维系军队基层战将军心的筹码。

唯一的“缺陷”,就是成本太高——不仅是发军饷、优待军属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维系、加强这种情怀,不仅需要是不是展开相应活动,而且……对于违背原则的战将,不论军职高低,都要勇于分割、勇于处罚。

后者才是真正的“成本”……

这些年,被贬、被斩的各级战将,可不是只有潘璋一个,军职比他更高的都有好几位!

而好处那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