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页

对于楚国在推行“楚币”上的动作,其他诸侯自然不会没有察觉,只是反应各不相同。

汉室名义上禁止楚币在中原、关中、西凉流通,如果不是事不可为,刘协甚至想收集楚币,熔铸成汉五铢钱,来彰显权威……可惜,他没钱。

只能找人写写文章,抨击下楚国改变十六两、二十四铢进制,背后的违背礼教、有违天道等等……

不过所谓的禁止,也就是京畿一带,明面上不会有楚币流通,实际上雍侯、翟侯、塞侯、郑侯,根本不会特地制止各自的属地流通楚币。

唯有齐侯刘备,坚决禁止楚币在东莱以外的徐州、青州地区流通。

东莱郡因为有楚国的两个港口,是贸易大郡,故而一定程度上,能够容忍楚币作为流通货币。

魏国则是禁止楚币在民间流通,对世家豪右的大宗交易,睁一眼、闭一眼,但自己与本土的世家豪右往来时,绝不会用楚币,同时也想要推广魏钱,可惜魏国没有楚国的底子,本身商品无法四处输出,魏钱也难以打开局面,只能在魏国民间推动流通。

刘璋则是通过“装死”、“看不见”来应对。

至于公孙氏和汉中天师道,因为有之前买楚甲、修汉堰的协议,全境通用楚币……

不过无论如何,作为楚国的货币,各大诸侯基本都对其价值有所了解,尤其是作为大鸿胪的刘晔,能够权衡出“三千万钱”的意义。

首先魏国没有囤楚币的习惯,也不可能将自家的资源,换成楚币堆在库房里,所以要凑三千万楚币,肯定就要用三千万楚币价值的货物来换。

总的来说,这是……一大笔钱!

只是相比于“最新”主舰的价值,三千万钱,完全能够接受。

当然,刘晔在谈判成功的一刻开始,就明白楚国肯定是有了更新的造船技术。

只是现在的刘晔,还傻傻的以为,只要有“样品”回去,加上马钧的能力,就能够追上楚国的进度。

然而当刘晔与户部谈判时,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无耻……

主舰作价三千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