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页

只要价码够高,肯定是能够买到的……

不过这次有些不同,因为之前和礼部商讨的时候,就有户部的主簿在场,所以达成的交易许可中,本身就规定了魏国至少能以“三千万钱”的价格,买到一艘楚国海军现役的主舰。

三千万钱,指得不是汉五铢钱,而是楚币……

其实最近半年,已经很多诸侯都发现,楚国在力推货币交易,而这货币正是“楚币”。

一直以来,因为后汉的商品经济衰退,而且每逢乱世,诸侯都会例行私铸坑爹版的劣币,所以“以物易物”才是大宗交易的主流。

此时铸币有没有什么抵押物的说法,本身是用铸币用的金属、也就是“铜”来作为货币价值的兜底。

然而在历史上,三国时期魏蜀吴比着铸钱,而且动辄“当百大钱”、“直万大钱”——也就是在铜钱上,直接铸个百、千、万的字,就规定这一枚可以当成千上万枚使用……

当然,强行规定也没用,事实上到了民间,这些百千万的大钱,价值会剧烈下跌,同时留下断壁残垣的货币交易体系。

不过要商品经济真正复苏,货币体系必须重新建立,所以白图开始着手铸造楚币,且逐步在交易中只认可楚币!

而其他诸侯如何获得楚币?

自然楚国对于各类马匹、矿藏等等,也都是明码标价的以楚币征收。

另外还有恒定的百钱一石收购水稻、麦子等等粮食——楚国的储粮主要靠官方、半官方的大农场,对民间的收购只是为了粮价不跌爆,像是今年因为粮价上涨,朝廷就没有额外收购到太多粮食。

对楚币各方诸侯都验证过,也是铜钱,而且是成色很足的铜钱,以重量来说,虽然不到五铢钱、但也有四铢以上……堪称良心币。

当然,楚国对外的说法是,楚币一钱属于“一铢钱”。

历史上在经历过诸侯乱币之后,“五铢钱”一度被认为是正统的象征——也就是铸造的钱币有“五铢”这么重——“铢”也是一个重量单位。

肯铸造五铢钱,会被认为是负责任的势力。

按照汉制,十六两为一斤,二十四铢为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