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页

偏偏这些残存的部族首领,已经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看着部众渐渐离心。

尤其是身为总督的管宁,好像“碰瓷”一样,每个月搬到不同的、顽固的部族附近,在翻译的协助下,亲身开始讲学,欢迎所有人去旁听,最近甚至管宁都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东鳀语……

并且管宁在夷州,也谨记白图在临行前,专门托付给他注意事项。

如果是东鳀人有以部族抱团的意思,不需要强制他们并入楚国,反而可以索性先放任他们继续维系部族制度,等到他们自己彻底对部族失望,再顺势解救……

这些东鳀人并没有什么民族、国家的概念,然而如果一味以蛮力逼迫,反而会激发他们的种群意识。

就好像汉人的民族意识萌芽,就是被匈奴人南下欺凌的时候,不过很快匈奴帝国就被肢解、驱逐。

当然,东鳀一共也就几万人,真的换成心狠手辣的,全都杀光都不算难事——自来华夏文明内战,一场大些的战役,死亡都不止这个数字。

不过管宁不会这么做,白图更不会允许任何人这么做。

否则正在兴起的“楚学”,凭什么立足?还怎么令其他人相信?为了夷州,痛击自己的立足基础?

相反只要把持住“教化自由”,不断的向对方灌输“楚学”……

像是东鳀这种,之前因为生产力原因,剩余价值太少,连奴隶制都不完善的文明,在“楚学”与生产力短时间内的暴增下,只会自己崩溃,之后融入楚国之中。

尤其是现在夷州和会稽之间,已经有稳定一个月一趟的客船往来,令东鳀人中的代表,也能够前往楚国本土游学,令楚学更加直接的输入夷州。

而要促成这些,恪守君子之道的管宁,无疑是最合适的人之一。

有陆逊率领的楚军驻扎,注定在绝对实力上,楚国在夷州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作为教化总督的管宁,只需要以至诚、至公的心,来行使教化……

平时对移居的楚民,管宁无分流民、官差、世家,陟罚臧否,一视同仁。

尤其是牵扯到楚民以上邦大国自居,欺凌东鳀人的案例,管宁都在公事公办的同时,特地广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