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页

在江夏,白图不像之前只是赶路路过才会进城,而是真正的在几个重要的县,“扫荡”了一圈……

费氏的开门红之后,江夏的“扫荡”结果也颇为喜人,对基层官吏以安抚为主,对一些隐居的士人也都或是邀请出仕、或是以礼相待,对年轻学子也都送上准备好的礼盒。

当然,因为每到一县,随行的六部官员都会抽验政务,虽说本意是为了考察州县二级制的必要性,但是……顺便也会发现问题。

一些无法容忍的错误,比如刑部发现重大冤假错案、户部发现账目严重不符之类的,白图也不会手下留情。

同时对于水平较高、之前被荆州府埋没的地方官员,也不吝于破格任用。

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选

白图一路从江夏,来到南郡,在江陵停留几日之后,来到了秭归县。

秭归县的政务、尤其是水利兴修方面,着实令六部官员与白图都眼前一亮——快赶上将军府时期,扬州的平均水平!

秭归县本就在长江之侧,水系丰富,西面既是巫山,县境内有部分巫山余脉,与巴郡山川相隔,坐在江水出巫山的位置,的确是兴修水利的好地方。

不过……要知道在刘表时期,荆州府对于各县地方的民生水利工程并不看重,而且也没有水泥之类的利器。

这种情况下,秭归能达到扬州的平均水准,已经足见其县令才能……

对此虽然六部官员啧啧称奇,但白图是早有些预料的,毕竟这秭归的县令,正是大名鼎鼎的李严——行吧,其实也不算鼎鼎。

作为一名内政型文官,在朝政上,李严显然有很大缺陷,算是诸葛亮的……半个政敌?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或者说是与东吴开战,可以说是刘备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只是这个错误他不得不犯。

败走白帝之后,刘备已经没有挽回错误的机会,只能最后安排下后事,而“白帝托孤”可以说是刘备最后的成功,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对他的信任,哪怕最终北伐未竟也非战之过。

不过实际上“白帝托孤”时,刘备嘱托的是两个人,另一位就是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