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页

也就是将郡学、县学这一套推广出去,打破知识垄断……

当然,白图并没有说,要一步到宋时那种令科举成为几乎唯一的选官制度,只是提出要科举、察举并行,与隋唐时类似。

只是相比于隋唐,白图的科举还提到了算学、机关学、自然学等等门类,不只是做官,还有些“考证”的萌芽。

毕竟过渡也需要时间!

“白公之心,可彰日月,但是这二、三……太急了吧?”简雍有些语气生硬地说道。

“不急,将军府如今就在做,朝廷做不好,我可以出人指导。”白图一听,比简雍的语气更生硬。

显然这唐太宗“赚得英雄尽白头”的长策,如今在简雍、或者说是在朝廷看来,反而是乱国之策,这令白图也很无奈。

“那这科举与察举的比例……”简雍还想挣扎一下,看看白图有没有留出余地。

“总之将军府今后,每三年都会有科举,并且鼓励外来学子效力,也鼓励本地学子远游,推广将军府之策。”白图直接说道。

翻译过来就是,如果朝廷不重视科举,你们的官学培养出的人才,就会流向将军府,反之重视科举,而不愿意花钱扶持官学,将来楚地学子就要在朝中占据半壁。

当然,也可以破罐子破摔、对两者都不重视,但这些如果朝廷答应,是必须通传天下、咸使知闻的,做不到的话,不仅失信于将军府、也失信于天下!

简雍动了动嘴角,没有说出什么来——毕竟他也是寒门出身,虽然感觉白图在难为朝廷,但内心深处对此也有所期待。

第四条是要求朝廷扶持农业、放行工业,也就是和将军府一样,推广神农精华等等举措,同时放开对工业、工坊的抑制。

至于对纯粹的商业,白图的态度一向是“不管不顾”,各地有责任保证商路安宁,但商税也一涨再涨,相比于工业,白图对商人基本是既不抑制、也不扶持,只是……既能保证不拿他们宰猪,还清剿境内匪患,就已经令将军府在“同行”的衬托下,很令商人喜欢。

只是这税是真的肉疼,与农税、工税相比,商税是最重的。

毕竟都是鲁肃等人各方各面算到骨头缝里,令他们有赚头、又不会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