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当然……

都是“人”的前提下,也有敌人、友人的区别,并不是让甘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面对一味疯狂攻击的土著,甘宁也选择先用绝对武力震慑。

既然这里的夷人土著,并不如诸夏移民友好,甘宁也选择了不同的战略。

先让手下的将士,在临近海岸线一带,选择适合的位置扎营,逐渐用小船将大部分将士运过来,之后步步为营的开始向岛中,追索刚刚的土著的聚居地!

这些土著的战斗方式还很初级,撤退时隐藏行踪的手段,在甘宁手下的斥候看来完全是“明睁眼露”。

当天晚上,斥候就已经向甘宁禀报,这一支临海的土著的聚居点位置。

这一处的土著,目测大概有数百户人,因为……主要是住在山洞中,斥候也只是根据自己看到人数,稍微估计一下。

以诸夏移民的情况看,一个部族有数百户人,应该不算是小规模。

另外在聚居地附近,也发现了一些种植痕迹,只是还很初始,并且……从种植面积来看,这里的夷人应该是渔猎为主、种植为辅。

实际上在夷州诸岛的诸夏移民,也是采集和农耕并重——毕竟是先秦时就来的移民,先秦时候,尤其是在春秋时代,诸夏中纯农耕国也并不多。

燕山等有野栗子生长的地区,基本“野民”靠摘野栗子就能当主食,可以纯采集维生。

真正彻底转型农耕,还是汉代大一统、人口膨胀爆发之后。

甘宁得到回报后,下令修整一晚,第二天时候,领着数十将士,向聚居点走了过去。

为了避免进一步刺激对方,甘宁带的人并不多,而且并没有将刀剑武器露出来。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引来了对方的警觉,但甘宁来到聚居处前时候,夷人土著们缩在山洞中,从一个个黑漆漆的洞口,隐约可以感受到戒备与畏惧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