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张绣,西凉大将张济之侄,当年张济随董卓入中原,位次于李傕、郭汜。

董卓败亡之后,王允主持朝政,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欲降而不得赦,作为张济同乡的贾诩,这时出现在了西凉四将面前,并且为他们分析利弊,最终四人定计——与其等死,不如拼一场!

于是……李傕郭汜神奇的反攻长安成功,不仅逼死了王允,而且再次控制了长安与朝廷。

在连环计之下,汉室勉强出现的回光返照、最后一奈奈中兴的希望,也就此断送。

没了董卓之后,西凉诸将也都有各自为战的意思,因为张济的部众较弱,没能争取到入主朝政的机会,而是在外屯兵于弘农一带……

后来因为关中在西凉诸侯涸泽而渔式的祸害下,农田荒废、人口凋敝,不事生产的西凉军无法自给自足,张济决定出兵南阳抢粮,结果将自己搭了进去,之后……继承其部曲的张绣,才作为一方诸侯崭露头角。

捕风卫却还掌握了一部分机密资料,比如……吕布提到的“张绣”,曾经吕布在董卓麾下时,也见过张济这武艺高强的外甥!

虽然当时张绣年纪尚轻,张济不肯他单独领兵,更不敢让他做先锋,但是……张绣却偷偷向吕布请教过。

这大概是张济都不知道的“机密情报”……

吕布在杀死董卓之前,和西凉诸将的关系也一向一般,指点对方后辈这种事情,吕布本来是不会做的,但是张绣是用自己的潜力,像吕布证明了,他有指点一下的价值。

因此吕布也知道一些张绣的底细,不过那已经是九年前的事情,吕布对当时的张绣的评价是“不考虑战甲的话,不弱于纪灵”,而现在的张绣应该更强!

更直观的说,仅论个人勇武的话,在车骑将军府,张绣能冲进前五。

至于贾诩,这个人很有趣……

从中兴汉室的角度考虑,贾诩的罪过罄竹难书,但不可否认的是,贾诩的确很有才能,一招……破了王允的百招,战略意义上更是直接改变了历史走向。

然而在献策西凉诸将前,贾诩一直默默无闻,献策时李傕、郭汜最初甚至有些不满,一个军中小吏,这时来添什么乱……还好贾诩是张济的同乡,借着这一层关系,贾诩才成功见到李傕、郭汜,并且说服他们反攻长安!

要知道,哪怕是长安之乱的时候,贾诩也已经年近四十,就其年龄而论,现在他的外表已经十分“年轻”。

吕蒙根本无法理解,一个有能力的人,为什么都快四十岁,都并没有展露出来,甚至……如果不是当时被逼急了,恐怕贾诩还会继续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