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要知道在没有冰箱的古代,很大一部分盐,都被用来贮藏、也就是腌制食材!

而腌制是有很大损耗的,耗盐量和摄入量有着很大的偏差……

此时江东民众对于“盐”的消耗量,也大抵如此,从十七家盐商的销售渠道来看,每年煮出来的百万石海盐,大概三十万石左右在江东消耗。

总的来说,和春秋时的齐国差不多,毕竟春秋到两汉,制盐工艺也没什么质的飞跃。

而且人家齐国,也是春秋时的产盐大户。

当然,考虑到民间肯定存在私自煮盐的情况,其实江东的人均盐消耗量,比齐国要高一些,但不会太大。

也就是说,哪怕是在江东这个产盐之地,普通百姓的盐分摄取量,也略低于现代人那个“清淡”的健康标准!

吕布刚刚也只是提醒吕玲绮,不要吃得太肥,而没说不要吃得太咸,这也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这样来看,此时的百姓,还是有很大的匡扶汉室的潜力的……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是,他们要先富起来,否则也不介意吃得清淡一些!

吃过早饭之后,白图在合肥姬这儿,收到了鲁肃从金陵发来的“邮件”,上面是各地盐引的定价。

其实之前白图和鲁肃,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讨论过很久,现在只是最终确认而已,毕竟马上民部盐引就将正式面世。

每一“引”可以到盐场换盐五百石,但盐引并不是在盐场出售。

虽然很多文章,将古代的盐形容成堪比黄金,动辄数百倍于米价,但实际上在大部分“正常”时期,盐价远远不会那么高。

而且盐价其实比粮价要稳定得多,粮价在灾年、丰年能轻易差出几十倍,而盐价虚高却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朝廷缺钱了,要么是盐商失控了……

汉代的盐价,一般在千钱一石左右,也就是正常年景粮食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