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从前……不,“从后”有一个开国皇帝叫赵匡胤,他要迁都,群臣不同意也要迁,后来他就死了。

当然,现在白图只是迁个扬州治所,虽然内部意见有冲突,但还没有激烈到那个程度,只是大家的想法,还是说开了比较好。

秣陵是在长江南岸,可以说选寿春和选秣陵,也意味着之后的战略聚焦,是望眼中原,还是聚焦荆楚。

陈宫虽然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但是中心思想已经点明了出来——我看不惯曹操,但我不认为现在应该和曹操为敌。

看似是秣陵与寿春之争,其实背后是北望中原、还是西进荆楚的战略分歧。

白图本身是“金陵派”,等收复了淮南,白图就想要上表朝廷,恢复金陵之称——至于“建业”还是算了吧!孙权改称“建业”,那是赤壁之战后,现在叫建业……想建什么功、立什么业?太明目张胆了吧?

“幼平,将地图换成另一张。”白图趁着双方辩论的空档,对周泰说道。

原本在白图身后挂着的地图,是以江东和淮南视角为主,西面是荆州、北面是中原,西南还有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交州。

而选择秣陵也好、寿春也好,无非是今后的战略重点,选择荆楚还是中原,挂这张地图看似没什么问题。

不过接着周泰换上来的地图,范围却是更大了许多,而且也简化了许多,正中的“天元一子”是关中地区,也就是东南西北被“潼关”、“武关”、“散关”、“萧关”包围的三秦之地——秦国就是从这里起家。

这地图不仅勾勒的没什么细节,而且重要的河流和关塞格外突出。

在上半部分,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几”字形河流,也就是黄河。

“几”中间被裹着、像一个“套子”的部分,正是所谓的“河套”,汉室纷乱之后,河套地区现在是南匈奴和诸羌活跃的地带。

白图也不搞那些虚的,直接标明南匈奴、诸羌的字样,在座都是自己人,不用照顾汉室的面子,在地图上粉饰太平。

关中几乎是在“几”字的正下方,稍偏右一些。

“几”字的“丿”的左边,也就是“河西”,这里现在主要是河西鲜卑在活跃,但是顺着河西的西南衍生到西北,依旧有在汉室控制的一个小窄条,也就是“河西走廊”,一直沟通河西以西的西域,这一代就是“西凉”、也就是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