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绵州乃西南最繁华的府城,热闹无可厚非,文人汇聚文风更盛,可风气浮躁,人心难静,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少,追名逐利的更多……”谭振业顿了顿,没有再多言。

谭盛礼轻轻点头,再问谭生隐,谭生隐抿了抿唇,如实道,“侄子就觉得鱼龙混杂,与人打交道,不知哪句真话哪句假话,再有,听闻我们是外地口音,进城赶考,就总想从我们身上多捞点银钱……”

谭生隐说的是真实感受,他寻人问宅子,消息得用钱买,谭盛礼给他们傍身的银钱已所剩无几了。

其实,他更喜欢郡城,民风淳朴,少许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如此这般,宅子的事如何处理?”

无人答得上来了,同样的宅子,问价的人不同,价格天差地别,稍有不慎就会被骗,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没吭声,最终,还是谭振业站出来提议,“买卖房屋需经衙门过户,不若去衙门问问吧。”绵州乃州城,巡抚大人为官清廉,不曾传出官吏欺压百姓的事,去衙门打听是最好的。

“振业言之有理,我看好了处地段,明早你们去看看……”

翌日,去平安街回来的谭振兴拉着脸不甚欢喜,平安街那片人口少,周围有条街专卖棺材的,平日没什么人去,冷清不说,还晦气,少有外地人去那买宅子的,读书人就更不乐意了,要他说啊,宅子买在闹区更好,读书人多,方便探讨学问,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住到平安街,无异于是在闭门造车。

心里这般想,却不敢说,因为几个弟弟不吭声,他贸贸然发言,必落得凄惨下场。

后背的伤还未痊愈,不能再添新伤了。

晚饭过后,谭盛礼问他们有何意见,谭振兴闪着亮晶晶的眼,满含期待的望着谭振业,在这方面,谭振业极有头脑,他的话很值得思考。

谭振业也不负众望,在他的注视下悠悠开口,“平安街清净,不失为修身养性的好地方,而且宅子价格不贵,咱们人口,买处稍大点的宅子绰绰有余……”不知谁说那儿风水不好,稍有野心的人都不往那儿去,那儿外地人少,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年老者居多。

买那的宅子,谭振业觉得可行。

谭振兴万万没想到谭振业会得出这种结论,住那多晦气啊,日后认识的友人上门也不好招待,谭振兴动了动唇,“父亲……”

谭盛礼问,“你有更好的地儿?”

谭振兴不说话了,人牙子市侩,介绍宅子要收钱不说,还坐地起价,趋炎附势的嘴脸令人生厌,好不容易碰到个秀才,结果又是个骗子……外出两日,他并没任何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