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从明天开始,部族联军除了现在已经编练的部队之外,再集中编练三万人的部队。轻步兵四个营、重步兵两个营、骑兵四个营,就按照这个比例来吧。我会让宜城那边最快速度将装备补齐。”叶韬沉吟了一下,最终做出了决定。
“三万人……”另一个首领跳出来说道,“大帅,这太少了,六七万人,我们还是凑得出来的。”
力央瞪了那人一眼,这位首领唯唯而退,力央觉得有些尴尬,但叶韬倒是不以为意。他和蔼地解释道:“人太多的仗,我可有些打不来呢。放心好了,三万人足够了。”
有了这样的决定,会议自然在非常良好的气氛中结束了。而部族首领们对于叶韬的风采也大为心折。布置部队的征调整编,自然还是各部族首领的事情,叶韬虽然有意无意间提醒了一下力央,等到攻辽之战结束,东平将部族占据的土地同样收归治下,以后还需要讨论,这里到底如何管理,但无论如何,族权高于政权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力央有没有完全领会,那就不是叶韬现在最需要担心的事情了。
“来,到衙门后面的院子里去。给你们看点好东西。”等部族首领们纷纷离去,叶韬拉着谈玮然和池雷两人,来到后院,看着一排硕大还没有拆封的木箱子,看着周围一堆卫士严密警戒的态势也知道,应该是叶韬又带来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好东西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 电波
叶韬对两个穿着标准的工装的技师点了点头,两个技师立刻开始紧张地操作起来。拆开这些这些木箱子,将那些用来吸收冲撞的棉絮、纸条之类的填充物抽出来之后,露出了货物的真容。一共三个箱子里,装着大大小小一共七个铁皮匣子似的东西,以及一堆电线和金属条。技师们熟练地将整套设备安装起来,而叶韬则在边上向谈玮然、池雷进行着讲解。
“这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无线电报机。其实还没进行过那么远距离的电报收发测试,尤其是中间还相隔着各种不同的地形。我们做的最远距离的测试是从刚铎到溯风城,地图上测算的直线距离是三千三百二十里,但从刚铎到天蒙城的话,恐怕是超过四千里了。从刚铎到溯风城之间,因为没有什么矿藏,干扰也比较小,到了你们这边,就不知道是不是好用了。虽然希望能够正常工作,但其实也只是个测试而已。”叶韬娓娓道来,说起这些技术方面的事情,他表现出来的自信和不容置疑,永远超过他作为北疆经略使的程度。也只有在现在越来越少出现的这种场合,他们这些认识叶韬多年的老期友,才能从心底确认:叶韬从来不曾改变过。
“你是说……我们可以在天蒙直接和刚铎通电报么?这……这太不可思议。”池雷张口结舌地想要确认。
“是的,理论上是可以的。实际么……就要等测试的结果了。”叶韬点头道。
“如果真能和刚铎直接通电报……要是这东西能够再小一点,能够每个营都有一个,那以后打仗的方式都得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谈玮然略一沉吟,就发现了无线电报的意义。
“是啊。”叶韬说:“这现在是东平的最高机密之一。如果你们这里测试成功,回头还会给这边运来四到五台。几个无线电报站之间都可以互相联络。”
无线电通信几乎在有线电报刚刚开始投入应用之后就开始进行研发了,但现在,随着有线电报网络的普及,随着一个个电报站开始深入到东平的越来越细小的行政单位,说电报改变了东平人的生活那是一点都不夸张。东平对地方的统治,也随着电报网络的普及,而越发集中和有效率。现在,碰到有什么麻烦的问题,只要一个电报发到丹阳,很快就能得到朝廷的指示。不管是民政还是军事上,中央对整个国家的控制之强,权威之重,从来不曾有过。而这种好处逐渐凸显之后,现在春南都想要将电报网络普及下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在春南的几个大都市里才有电报站。
很多人都不理解,既然已经有了那么强大的有线电报网络,还要无线电报做什么?越是到了这种时候,面对着别人带着尊敬的不解,叶韬和谈玮謦才越发感觉到两人互相交流是多么可贵,他们早就都已经厌倦了扮演先知式的人物了,也一直卓有成效地对这个时代进行着改变。
但是,有一些事情,永远不是能轻易达成的。就比如在无线通信的这个领域,他们看到的是不知道多少年后,电报这种笨重而没效率的东西一定会被取代,一定会有步话机之类的东西产生,在他们应该来不及看到的未来,应该会有更有趣好玩的无线通信手段,或许是他们熟悉的手机?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建立在这个时代的人们,要熟练地掌握微波载波传输信号的技术,要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在电子领域钻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