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着戴秋妍好久之后,谈玮莳终于以几乎不能察觉的幅度点了点头。
“那你干什么不对陛下说呢?陛下不是答应过,让你嫁你喜欢的人吗?这种情况下,你喜欢的那个人,怎么不自己站出来呢?这也太没男子气概了。”戴秋妍的语气,已经是非常明显的指责了。
“……他……他不知道。”谈玮莳的叹息声让戴秋妍满头满脑都是问号。是谁?是谁能够让绣公主殿下单相思?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知道……那你为什么不对陛下说呢?既然是你喜欢的人,那陛下应该会为你安排的啊。”戴秋妍脱口而出。随即她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一旦谈玮莳说出来,恐怕就更加不可能了。或许是年龄相差太大,或许是身份地位太过于悬殊,或许是有妇之夫?……又或许……是某种戴秋妍只是略有一点耳闻的被称为“百合之恋”的古怪形式?
“唉……”谈玮莳抱着自己的闺中密友,戴秋妍思考的时候那微微侧着脑袋,十分专注的神情实在是太可爱了。“你别猜了,说出来对大家都不好,还是乖乖顶着吧。看父王要多久能想通了不管我。”
戴秋妍极为体贴地拍了拍谈玮莳的背,说:“好吧,你到时候想说的时候,记得第一个告诉我哦……第二个也可以,应该先告诉馨儿姐姐,馨儿姐姐帮你解决的吧。”戴秋妍说得很是自信,在她小小的心目中,恐怕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叶韬或者谈玮馨能够解决的。
是的。的确是谈玮馨能够解决,并且已经在帮着解决的。谈玮莳将脑袋埋在戴秋妍的胸口。对于自己这位最好的朋友,她不知道此刻到底是应该表示对她的关切的谢意。还是应该表示某种歉意。但她却知道,最终还是要面对这个问题的……假如无所不能的姐姐的计划真的有用的话。
第一百八十七章 附会
谈玮莳在丹阳哪怕不算公主的身份,也是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了。她是整个丹阳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赞助人。在谈玮馨开始因为各种繁忙的事务而不得不敲开了她所创立的那几个剧团,留下了不少剧本大纲和一大堆无所适从的越来越专业的演职员的时候,清闲的小公主接管了这些有趣的事情。还不仅如此,谈玮莳还用她的那份相当丰厚的公主府的定例银钱资助了为数不少的诗会、画社之类的机构,甚至不时参加其中的一些活动。而在绣公主和国主陛下闹情绪的时候,谈玮莳也没有完全由着性子将赌气当作最崇高的事业,而是以更旺盛的热情投入到了东平和整个中土历史上的第一部交响配乐诗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虽然名称是不折不扣地抄袭了梁祝,实际上这部诗剧的剧情却是莎翁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要说名字为什么和剧情一搭配就显得那么无厘头,那只能怪当谈玮馨在想一对情侣的名字的时候,梁山伯和祝英台就这么唰地出现了。以后会不会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再搬上舞台,那还不得而知,但这么恶搞一下,对于当时的谈玮馨来说,显然是很增加兴致的事情。至于马文才,在剧中则成了那个为祝英台提供“复活”药水的“神秘隐士”的名字。
在这种极为文艺的环境里熏陶了几年,哪怕谈玮莳本来并不懂文学与艺术,也会有相当不俗的见解,更何况,谈玮莳原本对于这些东西就有不小的兴趣,不然,她当时也不会欣然同意接手剧团的事情。
谈玮莳不仅仅是这出诗剧的赞助者,甚至还从头参与了整个诗剧的剧本、舞台设计、演员甄选、排演和修改整个过程,乃至于一部分剧本压根就是出自她的手。在一次次讨论和修改剧本中她表现出来的诗才,让许多人都惊叹不已,更由衷地感叹谈家的子女也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
然而,就在谈玮莳在组织彩排的时候,在王宫一处偏殿,谈晓培正在召见几个他平时绝对不会想到的冷门得不能再冷门的臣子,在商讨一些绝对机密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恰好和谈玮莳的怄气有关。
谈晓培不是笨蛋,也不是莽撞的人。在考虑为谈玮莳决定一门婚事的时候,他对于人选的甄别之严格,简直是超乎想象的。这也难怪,在他对叶韬没有什么恶感的情况下,他都以一个父亲的执着和别扭考验了叶韬那么多年,而对于似乎并不像姐姐那么能干,却是个更体贴更可爱的女儿的谈玮莳,谈晓培怎么会掉以轻心呢?整个东平几乎所有的适龄青年都被他筛选过一遍。后来,甚至于云州那些家族的,和现在和东平关系不错的春南的那些顶级家族的适龄青年也被他纳入考虑范围。从如此庞大的候选者名单中筛选,综合考虑了品德、性格、才能、财富、家庭情况等等再提出给谈玮莳选择,那些人选决没有谈玮莳向朋友、向姐姐和两位哥哥抱怨的那样不堪。
谈玮莳不是那种藏在家里不出门的公主,这些年来她认识的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有才华的年轻人数不胜数,如果她不满意谈晓培提出的那些人选,如果她自己有中意的或者哪怕是有比较好印象的人选提出,谈晓培一定是会想方设法来为女儿办到的。在谈晓培想来,大概也没有谁会刻意拒绝和一个立志于一统天下,并且很有机会一统天下的家族联姻吧。而当谈玮莳除了拒绝、抵触之外,几乎什么其他意见也没有,谈晓培也得出了和戴秋妍一样的结论:有问题,这其中一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