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烽烟尽处[校对版] 酒徒 2771 字 2022-11-13

“着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红胡子激动得直拍自己大腿,“到底是读过高中的,跟我们这些大老粗就不一样。要是你能早来两年,老子就不会穷得连百十个兵都养不起了!”

“这些只是初级产品,技术容易,生产设备也相对简单。有几个木盆子,几口大锅,就能完成。”张松龄笑了笑,继续给出更高一层选择,“提纯盐的时候,我还在盐沙里头发现了天然纯碱。含量不高,但稍微变更一下流程,就能当作精盐的副产品生产出来!”

“然后卖给老百姓蒸大白馒头!那种又酸又臭的黄米面饼子,我是受够了!”红胡子挥了下胳膊,大声强调。“原来还以为他们把黄米面发过了头,后来才知道,他们用的碱面儿,全是从墙根儿处刮下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夜里头撒下的尿!”

“呵呵!”张松龄被逗得哑然失笑。当地百姓舍不得买碱面儿,也很难买到关内城里人日常用的纯碱,就采取土办法,从被雨水打酥了的老墙根刮下发白的土沫,自己熬制一种唤作‘小碱’的东西。用这种东西揉出来的面食,当然比不得用纯碱揉出来的面食松软,并且还带着土硝特有的尿骚味道,也难怪红胡子会大声叫苦。

“你别笑。他们自己也知道小碱儿味道不怎么样,就是没办法而已。如果你能提纯出碱面儿,只要价钱合理,他们肯定抢着买!”红胡子显然误解了他的意思,红着脸说道。

“碱是肯定要生产的,但我更倾向于,把它作为保证白音跟咱们继续合作的条件,提供技术给他,让他的盐场来生产!”张松龄摇摇头,低声解释,“小王爷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咱们这边不断拿出新东西勾着他,就能让他不断想从咱们手里得到更多东西。轻易舍不得跟咱们翻脸!”

“行,你说的算。”红胡子脑子转得一点儿都不慢,很快就明白了张松龄要把从盐沙里提取碱面儿的技术转让给白音的理由,点头表示同意。“就是,大头都给他占去了,想想就有点儿他娘的亏得慌!”

“咱们自己虽然不生产纯碱,却可以用纯碱成品和提取骨胶的副产品,开作坊造肥皂!”见红胡子脸上带着明显的不甘心的,张松龄继续补充,“也是两三个人,用木头模具就能造出来。若是将来条件成熟了,还可以放入浴盐的配料,把肥皂变成香皂。只是做香皂的相关技术,我就不清楚了。需要托人去买资料!”

“够了,够了,肥皂就够了!太高档的东西,估计也会跟浴盐一样,当地没几个舍得花钱买!”红胡子越听越高兴,像个小孩子般手舞足蹈。

“如果能保证游击区长时间不受攻击,还可以开碳窑、砖窑和石灰窑,烧木炭、红砖和石灰。不过这三样投入较大,窑也得专门从口里请老师父来帮忙搭。就只能暂时放在以后再考虑了。”张松龄回忆着自己老家那边的情况,继续说道。跟鲁南地区比起来,连最基本的工业产品都无法自给自足的黑石寨一带,就如同一张白纸。任何赚钱的产业都可以照搬照抄过来,根本不受任何限制。

“没事儿,没事儿,饭要一口一口吃!真要起砖窑的话,咱们也未必能招募到那么多合适的工人!毕竟山南那边的老百姓,都是过来开荒的,家家都有自己的地!抽不出太多的劳力到作坊里帮工!”红胡子倒是知足,笑呵呵地说道。

“那就先从最初级的擀毡子和熬骨胶做起。等条件成熟了,再考虑其他!”张松龄也怕一下子弄得东西太多了,反而乱了头绪。笑了笑,做出最后总结。

“也不能光想着帮老百姓开作坊赚钱!得想办法教育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国家和民族!”红胡子斟酌了片刻,又做出一条补充,“如果光靠给好处争取民心的话,咱们能给出的东西再多,也比不过小鬼子!”

“小鬼子根本没拿咱们中国人当人看,才不会主动给百姓谋取福利呢!”张松龄不敢苟同这个观点,笑着摇头。

“那可说不定!”红胡子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现在小鬼子是相信凭借他自己的实力可以征服中国,所以才一味地仰仗武力。而万一他发现武力压制不能尽快奏效,便会尝试着其他手段。想当年,康熙爷一条‘永不加赋’,立刻把大清的统治稳定了下来。那时候的满洲人,对中国来说,又何尝不是外来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