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烽烟尽处[校对版] 酒徒 2638 字 2022-11-13

“呀!”赵天龙终于也恍然大悟,一把搂过张松龄的脑袋,放在怀里反复揉搓,“不行,我得敲开了看看,这里边到底是什么做的。跟你比起来,我们真的都成二傻子了!”

“家传的学问,家传的学问。你把脑袋敲开也看不见!”张松龄的良苦用心终于得到了两个朋友的理解,忍不住有些得意洋洋。

正笑闹间,二中队长赵小栓又领着两名身材矮小的蒙古汉子走了过来。远远地朝张松龄挥了下手,大声喊道:“胖子,这两个人说是你的老朋友,想跟你谈笔生意!”

“老朋友?!”张松龄愣了愣,迟疑着站起身。自从来到黑石寨,他接触的全是赵天龙、周黑碳和王胡子这种英雄豪杰,跟普通人根本没什么来往,怎么可能交到蒙古族朋友?!

对面那两个身穿破旧蒙古长袍的汉子,却满脸堆笑地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用纯正的东北腔大声说道:“朋友,朋友。张君,你真的记不起我们来了?!”

一句张君,立刻让张松龄心生警惕。望着两张长满冻疮疤瘌的面孔,手直接探向了腰间。对面跑过来的两个人一看,赶紧停住脚步,连连摆手,“不要,不要,张先生,我们两个是空着手来的做客的,没有恶意,没有恶意!”

到了此时,赵天龙也发觉来人的东北话用词有些别扭,抢先一步挡在张松龄身前,指着来客大声命令,“站住,别再往前走了!再靠近,我就对你们不客气!”随后,又狠狠瞪了一眼赵小栓,“小胖子在草原上,怎么会有什么朋友?难道你脑子让猪给吃了么?!”

“朋友,朋友,真的是朋友。骨笛,骨头做的哨子,张君,你可记起来了!”见张松龄始终认不出自己,来客中模样相对齐整的一个大急,把手指放在嘴巴上,比画着一个笛子模样的东西提醒。

“是你!”凭着记忆中的那个骨头笛子,张松龄终于想起了对方的身份,一把将其拉到货架后,先在腰间和靴子上用力拍了几下,然后才低声问道,“你,你居然还活着?怎么会变成这幅样子!”

见张松龄认出的来人,赵天龙的脸色稍稍放缓。也照方抓药地将另外一个不速之客拉到了柜台后,先从头到脚搜了个遍,然后才低声向张松龄问道,“这两个人你认识?骨头哨子,骨头哨子是……”

猛然,他眼前灵光一闪,瞬间也想起了骨头哨子的来历。去年他带领小游击队员们下山接应张松龄时,就看到对方手里拿着一个骨头哨子。而当时张松龄身后的几个日本兵,举止也都非常怪异。与其说是在追杀,不如说是跟在后边给张松龄送行。

“这事儿我跟王队长说过了,一会儿再跟你解释!”张松龄冲他点点头,笑着将目光转向两个不速之客,“跟我到帐篷里来吧,在外边招待你们两个,不太方便!”

“哎,哎!”两个操着纯正东北腔,用词却非常别扭的不速之客兴奋地答应着,跟在张松龄身后,走进了放浴盐和精盐样品的帐篷。赵小栓望着对方的背影,满脸委屈,“前面的同志们说,在第一道关卡那,他们就主动把随身的家伙交出来了。并且信誓旦旦地说,跟张队长是好朋友,有紧俏货物可以打折卖给他!”

“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自己没长脑子啊!滚一边去守着,以后再敢把身份不明的人带过来,看我怎么收拾你!”,明明是自己错怪了对方,赵天龙却不肯承认,竖起眼睛,继续呵斥。

“你……”赵小栓委屈地看了赵天龙一眼,红着脸走开了。

“蠢货!又蠢又笨,还老想着出风头!”赵天龙冲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转身走向帐篷。一进门,就听见张松龄爽朗的笑声,“……这样都没把你们两个给冻死,你们两个的命可真够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