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规定“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者即验文引。”
“路引”分为军引和民引,由不同户籍的人持有。上面会仔细地写着持证人的姓名、籍贯,年龄、相貌特征和外出理由。如果没有路引,离开家乡就会寸步难行。
若是路引丢失或者污损,还会被治罪。
兵士手里的这封路引,盖着出发地的官印,还有保长、里长的签字画押,和顺天府衙门的官印。
看着一本正经,货真价实。饶是他当兵多年,火眼金睛,也没察觉出有什么错漏。
万达他们一行人进城的那天,也是他核查的路引。
那天大雨,他们这艘船的客商进港的时候已经挺晚了。当时他举着火把,给他们勘察身份。
隐隐约约地,记得这个京城里来的万掌柜,分明是四个人上的岸啊……怎么再出发就成了五个呢?
“是五个,大哥是记错了吧。”
万达说着,跨步走到守卫身边,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偷偷地塞进他的手里。
“那日大雨,我记得大哥身上还有一股酒味……或许是大哥喝迷糊了?”
“嘿……嘿嘿,也就咪了一小口,怎么就会迷糊呢。”
捏了捏银块的大小,士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当值的时候喝酒暖身,本来就是违法军法的。他不由得有些心虚,心想或许是真的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