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对于这位次的排列,自然是众望所归。廖胜功自从给李隽发现以后,一直是李隽意图的最好理解者和执行者,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建议,并付诸实施,他名义上是高达的副手,可以说他是临安保卫战仅次于李隽的灵魂人物,是临安保卫战的真正执行者,坐在首位,谁也不敢有异议。

高达就不用说了,一代名将,在这场保卫战中立下大功,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第二位非他莫属。文天祥气节名臣,主管中书省,筹备物资,其功也不小。

要不是赵良淳率领大军来援,临安虽是守住了,其结果还真难说。别的不说,就是冬装就够让李隽头疼的了。宋朝真的是无能,在临安这样重要的战略中枢战略物资的储备实在是不敢恭维。没有冬装,李隽只好下令宰杀除战马、骡子这些急需的牲畜外的所有牲畜,剥下皮稍微处理一下,来得及就做成皮坎肩穿在身上,来不及只好将就反穿在身上。

赵良淳初进临安时,见了临安城里的光景,惊讶得下巴都掉下来了,看着穿着牲畜皮的老百姓还以为自己进了动物园。

黄永善和沈毕两位科家的功劳人人都知晓,要不是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宋军哪来的武器?让他们坐在文臣之前,也是名至实归之事。在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待遇可不太高,那些新奇的发明,往往会被斥为“奇巧淫技”。李隽这么做,不是绝后之举,也是空前了,开了中国历史一代先河。

赵佥和许光汉两人,一个是著名的玄甲骑兵的指军官,一个是特种部队的指挥官,这是李隽手里最重要的两把尖刀,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升级成战略部队,在临安保卫战中立下的功劳有目共睹,如此排位,正当应该。

李隽如此厚待将军们,得到的并不是一片叫好声,那些迂腐的儒生们就很是不满,引用孔孟先圣之言诽谤李隽,说他这是穷兵黩武,不行仁义,重战功,亡国之兆。李隽知道后大笑说:“在孔子的眼里秦国是不行仁义的虎狼之国,重战功而不施仁义,还特地告诫儒生们不得入秦,荀子违反了这一条,到秦国做学问,连儒家宗庙都不得列入。荀子的才学千古称颂,是儒家六大家之一,他是一代儒宗,可见儒生们有多迂腐。秦虽被儒家斥为虎狼之国,但是措施得当,国泰民安,民富国强,争霸天下,最终造成了统一之势。秦始皇‘奋六世余烈’,最终统一了中国。反观山东六国,重用腐儒,其结果是什么呢?当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之后,秦军大举东进,山东六国迅速灭亡了。管他腐儒们怎么说,提高将军们的地位是最符合目前形势的需要。”

在群臣左边还有一群胸口戴着大红花的军官和士卒们,他们在临安保卫战中立下大功,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李隽特许让他们上城头观看庆典。

“开始吧。”李隽对文天祥道。

“遵旨。”文天祥领旨,展开一卷皇绫,站在李隽身边读他代李隽写就的一篇文章,无非就是些歌功颂德之词,格律韵角都用上了,可以说词采华丽,堪称佳文。

李隽是个重实务的人,对于这些虚词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本想不要,想到这是礼节所需,少不得,才叫文天祥写了这篇喜庆之词。

文天祥读完,奏请道:“皇上,阅军仪式开始。请皇上检阅三军。”

为了振奋士气民心,李隽别出心裁,要搞一个阅兵式,要老百姓来观看,提升一下他们的自信心。对于阅军,在古代皇帝出巡,往往会去检视军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军仪式。

搞这个阅兵式,花费不小,同时也担搁将士们的训练,因为阅军的队列是花架子,仅仅用来观赏,在实战中派不上用场。李隽考虑到现在这个时候要是举行一次阅兵仪式的话,对士气民心的振奋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效果比一百位文天祥这样的文学圣手写一万篇宣传文字还要好得多。想想当年莫斯科保卫战最关键时刻,斯大林力排众议,在红场阅军,接受完检阅的苏联红军直接开赴战场,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李隽才决定付出一定代价,搞这个阅兵式。

李隽站起身来,对廖胜功和高达,道:“我们也走吧。”廖胜功和高达这两位战功最大的将领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李隽阅兵的陪同人员。

三人走下皇城,翻身上了战马,李隽一勒马缰走在头里,廖胜功和高达走在他身后。李隽仔细打量胯下战马,全身火红,好象一朵火烧云,没有一根杂毛,神骏非凡,配上银鞍,真的是宝马银鞍了,让李隽不自禁喜欢这匹万中无一的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