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走了,刘三婶还吐出一个成语来呢,“口是心非。”
这是她儿子,工人同志刘大壮说的。
庄民国把柴火送到柴房,下午还要上工,他没换衣裳,只把一身给洗干净了,小二玉春闻着他身边带着的酸汗味,不要他抱。
他还说了,“脏脏,哥哥骂。”
大儿玉林从读书后就不一样了,每天都是“邱老师”长,“邱老师”短的,很会“指点江山”,小嘴经常说些头头是道的话,上辈子人家老头老太太说的,说你们家大儿子玉林啊,“从小就是个能说会道的,会指挥人呢,现在才能当得上“老板”呢。”
小时候,村里还说他,“读傻了。”
跟他爸爸庄民国一样。
庄民国小学毕业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出去打工,他们家的孩子没读书也要出去打工,比庄民国家的还多挣几年钱呢。
庄民国转头拿了扫帚扫地,把里外给擦了:“你哥回来前我就换了。”
庄民国上辈子也养成是一个讲卫生的习惯,脏了洗手,勤洗澡,有时候倒是偷个懒,但绝没有跟大儿玉林一样讲究,从他读书过后,知道什么事干净、卫生后,不仅自觉讲卫生,树新风,还要监督家里的人也要讲干净,爱卫生。
家里人要是不讲卫生,他就要背起小手给“上课”,给人上个“家庭大会”,家庭大会的主旨就是“批评”,上辈子庄民国这个当老子的在大儿玉林这个当儿子的跟前不知道被训了多少回,他现在小,但已经有了长大后训老子的那个架势来了。
他们两口子都是老实人,一辈子连跟人吵个嘴都少的,家里就出了大儿玉林这么能说会道的,庄民国一直没想通大儿玉林这是随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