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是什么?邵国庆终于也忍不住了,开口问道。

杨燕收沉吟了一下,说:我现在也不能确定,在瓷器这一块儿我不是很内行。但据我现在看,这个烛台很可能是清雍正年间的斗彩。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真要想确定,还得再找人好好看看。

斗彩?邵洋想了想:是不是就是之前炒的特别火的那个什么鸡缸杯?我记得那个东西就是斗彩。那个应该很贵,杨伯伯,那是不是这个也很贵啊?

你说的那个是明朝成化年间的斗彩,和这个还不太一样。成化年间的斗彩,是斗彩工艺的第一个高峰,而雍正朝,则是继成化之后的第二个高峰期。

这个时代的斗彩技术已经进入了历史最高水平,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搭配方面,都比前朝更胜一筹。①

你们看,杨燕收用手指着那烛台,目光里全是赞叹:这个烛台的色彩,很明显是把青花和粉彩结合在一起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色彩分明,素雅又精致的效果

看到喜欢的东西,杨燕收再次犯起了老毛病,像对待学生一般,开始对着邵家父子滔滔不绝,恨不得将自己所知所学全都倾囊相授。

如果是以前,邵洋肯定早就不耐烦了,而今天他却听得相当的认真。

杨燕收连着说了得有十分钟,中间他硬是一次都没有打断。

这让缓过神来的杨大教授一时间还有点不习惯。

他终于停了下来,然后才意识到自己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儿。

他抚了抚眼镜,开口问道:这东西你们是打哪儿弄来的?就这一个?

邵洋转头看向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