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有些新田离营地较远,大家干脆还带上食物和简易草棚,在当地扎营露宿,一连翻了三天,才把偌大的田地处理完毕。

施肥养地需要一定时间,期间大家分出一部分人,顺便把其它野地也开荒好,并在等待扩展建设的野地上圈出地盘,放置防贼放野兽陷阱。

另一部分人则出发寻找更多的野生稻、野生麦,小心翼翼迁移回营地,再根据专家团的建议做好适应新土的工作。

众人开荒收获了十大片空田和两片种植林。

这时众人又按照专家团指导,把专门留作培育杂交稻麦的农田做好空间隔离、屏障隔离,父母本区域也划分清楚,成为第一代杂交品种的试验田。

之后要将带回来的野生稻、野生麦区分出育性类型,这需要到一些科技产品,姒岚了解此事后,让计算机团队暂停手头工作,跟着基建做了一套简化版的工具,然后在杂交专家团的共同研究下,给出明确的使用和区分方法,再由万氏夫妇带头实践。

万氏夫妇认真学习后,认认真真把新带回来的野生稻麦区分好,才让人将其妥善种植到新田里。

正好在这个时候,由原A1营地居民们共同种植的稻田也进入培育的末班车时间。

有一片较晚开花的野生稻开花了,万氏夫妇继续区分,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这个过程耗时极长,等两人熟悉了手法,又带领更多的人加入队伍,授粉的同时还要对附近稻田进行合理分隔,确保所培育的部分能够健康成长。

等所有工作进行完毕,新带回来的成熟期较晚的稻穗和麦穗也相继开花,众人继续培育工作,等一切处理妥当,就只剩等待成熟了。

第一次进行培育,又是东拼西凑的野生植株,成功率必然不高,大家都不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