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再加上写字台前的靠背椅,光光是卧室就有三十六条腿了。

更别说客厅里还有餐桌、餐椅、沙发、茶几、藤椅、矮橱,厨房里有橱柜,浴室里有脸盆架等家具了。

孙继东去弄大家具,毛思嘉就去摆放小家具。

只有一件大家具毛思嘉有帮忙,那就是大衣柜。说起来所有家具里最难买的也是这个大衣柜了,倒不是它最贵,最贵的肯定是沙发,关键是买这个大衣柜竟然要票!

主要是这个大衣柜是现在要结婚的年轻人中间很受欢迎的家具,供不应求之下只能用票了。

这类大衣柜就两个款式,一扇门的稍小一些,门前镶的镜子也只有半扇。两扇门的大一些,也有一整扇门嫌镜子,可以照全身。前者要87元,后者贵一点儿95块。

新家就是九十五块的那种。

这个时候的东西确实贵,九十五块是现在年轻人两个月的工资了,而且是工资比较高的那类。虽然几十年后花一万多买个正经衣柜不算惊人,但几十年后的两月工资和现在的两月工资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几十年后可以做到两个月工资保证全年不饿肚子(单单只满足一般的食物需求,而不是追求吃的多好),而这在这个时候是做不到的——简而言之就是几十年后用于必要支出外的消费占比可以大一些。

而这也只是一个大衣柜的钱,其他的家具大都比这个便宜一些,但几十块一件基本是跑不掉的。

新家里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没有‘四大件’中地位相当高的缝纫机。

主要是毛思嘉不太会用缝纫机,孙继东更不熟,两人商量了一下,就不打算要缝纫机了。

这个时候缝缝补补的活儿多,缝纫机确实实用。但具体到毛思嘉和孙继东两个人身上,需要用到缝纫机的时候就少的可怜了。

两个人穿衣服不费,再加上衣服多,衣服泼破旧到缝补工作量很大,这是不可能的。既然是这样,偶尔的缝补工作就手做就是了。至于说做新衣服,这倒是有需求。但说实话,他们两个有那个手艺吗?

真要想家里做衣服,最后还是得求助于家里。

既然是这样,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装样子弄一台缝纫机在那里。

别人家没有缝纫机会显得不够体面,毛思嘉和孙继东这里却不会,因为他们新家里的好东西足够多!

热水器安置在浴室里,洗衣机安置在阳台上,厨房里用的是液化气灶、油烟机和电饭煲,客厅里还装了吊扇(卧室里另有一台电风扇),放了电冰箱...这种配置,谁会说不够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