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下旬。
李姬便安排了母亲赵勾和外祖母田乐出城。
马车上,赵勾紧紧握住李姬的手:“我儿何不随我一道离开?”
李姬摇头:“星辰虽是虎狼之师,可南方有长江天险,北方铁骑虽擅骑射,可却不识水性,他们要渡江,也是极不容易的,我估计,他们会等到冬日江面结冰之后,再行南下。”
“阿娘和祖母先走,先去乡下的庄子上避难,我再等上几月,若是……若是还等不回阿爹和阿兄,便卖了宅子和铺面,再去庄子上同阿娘和祖母相聚。”李姬提起父兄,心中依旧残存着期待,盼望着他们能够在城破之日前归来。
赵勾听得李姬如此安排,又哪里还有置喙的道理,当下便点头应道:“好,阿娘全听姬姐儿的。”
当日,李姬便送走了母亲和外祖母,她原是准备把桃红一道送去庄子上的,可是桃红如何都不答应,说是要和她一起等家主和公子回来,若是最后的时日,还是等不到,便同着李姬一道去乡下庄子避难。
李姬见桃红心意已决,便没有再劝说,同意了她和自己一起等着。
果然。
战事如同李姬所料想的一般,冬日来临后,那天险要害的江河结了冰,北方的虎狼之师趁机一举渡江而来。
南非的洪荒国虽也派出大军破冰,可到底不如北方虎狼之师勇猛迅速。
且在战事最紧要的关头,洪荒国人人信奉的国师月谷子,却是驾鹤西去了。
国师薨的消息传出后,京都一片哀嚎。
圣君更是悲痛不已,命举国上下,追悼三日,以祭国师在天之灵。
李姬虽然从未见过那善于谋划的国师月谷子,可当年在稷下学宫求学的时候,也偶尔听大儒说起过这月谷子,听闻此人集兵家法家道家之所长,统帅全国,使洪荒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可谓造福黎明。
后来逃难来到洪荒京都,见到京都富庶繁华,百姓安居乐业,确实如同大儒所说,那国师当真是个治国的贤才。
如今,北方虎狼之师来犯,最是紧要的关头,而这国师西去,无疑是对举国上下,最沉重的打击。
李姬忽而想到,曾经父亲李莽说过,若是有朝一日,有能君可以问鼎天下,统一九州,却也是停止战乱最好的办法。
北方出了个有勇有谋,有九五至尊面相的帝君,南方薨了个有治国之才,安.邦定民的国师。
或许,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了吧。
洪荒宫中。
朝堂之上。
国师薨后,朝中的大臣惊慌一片。
更有甚者,向国君韩衡上奏,提到用金银绢帛,以及美人和奴隶,送去敌军求和。